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促进中心

Center for Education,Teaching Research and Teacher Training Promotion

首页 > 教学质量评价

关于发布《2023-2024学年春学期期末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教学资料专项检查分析报告》的通知

2024-09-01

根据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安排,2024年7月1日至7月12日,学校组织专项检查组对所有教学单位的本科教学资料进行了检查。

本次检查分6个小组,成员由校级督学教学院长和其他校内专家组成的。检查流程参照新一轮审核评估,检查范围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论证材料、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程考核试卷及相关材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及相关材料,现就检查过程中重点发现的问题和专家组的建议以分析报告的形式予以发布。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论证材料

   对校内86个本科专业、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6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1个本科专业及国际学院6个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的专业培养方案及论证材料进行全覆盖检查,主要问题与整改建议如下

(一)主要问题

1.个别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区分度不大培养目标未体现学生毕业五年左右要达成的情况,而是毕业要求趋同。

2.论证流程不严谨、调研不充分。个别专业缺少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调查和区域行业发展状况等调研材料个别专业论证评委中用人单位和校外专家未达到学校人数要求

3.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意见简单不充分或缺少

4.课程体系设置有待进一步优化个别专业尤其是医学专业选修课学分未达到学校规定(选修课学分不低于毕业总学分的30%);专业拓展课程模块课程设置还需进一步完善个别专业不同方向课程设置存在数量差距大、实践课数量不足学生缺乏选课余量等问题。

(二)整改建议

1.校、院、专业三级进一步精准把握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内涵,培养目标应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优势,体现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毕业要求是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具体描述

2.进一步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严格论证流程,全面开展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及区域和行业发展状况等调查确保论证效果,确保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对应和支撑关系

3.按照学校今年7月份出台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性与达成情况评价实施办法试行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强化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保证课程体系强力支撑毕业要求

4.进一步科学和优化设置专业拓展课,提供丰富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以充分体现培养目标专业特色。

二、课程教学大纲

    对所抽查试卷的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检查,共检查231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主要问题及整改建议如下

(一)主要问题

1.个别课程课程目标设置不合理,不能支撑毕业要求;个别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考核内容无法支撑课程目标的达成,导致部分课程目标无法评价

2.个别课程考核内容与评定细则过于简单,缺乏具体可量化的评价依据

3.个别课程大纲格式不规范,例如字体不统一间距不统一、部分段落或字体标黄标红、缺少教学院长和院长签名等情况;个别课程没有按照学校最新的课程大纲模板(2023版)进行写作

(二)整改建议

1.严格按照学校2023版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编写,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大纲内容,保证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教学方式与方法、考核内容、评价细则之间的支撑关系

2.加强过程性考核,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建立科学的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体系,丰富考核/评价细则,合理分配成绩比例,实现课程考核的规范性与多样性对于一门课程不同老师授课情况,严格将教学大纲作为授课标准,保证课程内容和考核内容一致。

3.严格落实课程教学大纲自查制度,专业、课程组(负责人)应加大对课程大纲的自查力度,规范内容及文本格式规范等问题。

三、教师教案

   2023-2024学年春学期的教师教案进行全面检查,主要问题及整改建议如下

(一)主要问题

1.有些教案“教学实施过程描述比较简单,缺乏教学设计,个别教案教学过程更像是教学内容,写成了知识点总结归纳

2.有些教案对教材和学情分析不充分,教学后记缺乏思考和分析,特别是关于教学问题和整改措施缺乏;思政元素体现不充分。

(二)整改建议

1.教师编写教案可以体现课程特色,但要执行学校教案编写的底线规范要求确保要素齐全,尤其要强化教学设计,明确教学方法与思路,丰富教学内容形式,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要与课程大纲保持一致

2.教师要写好教学后记,特别要明确改进措施体现持续改进理念;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根据教学目标有效设计和构建课程思政内容。

3.进一步规范教案文本格式。

4.建议公共教学单位的教师教案根据专业的不同特点,体现对不同专业的学情分析,增加与授课专业相关的内容。

四、课程考核试卷及相关材料

共抽查2021-2022、2022-2023两个学年的231份试卷,覆盖所有专业。主要问题及整改建议如下

(一)主要问题

1.命题环节方面个别课程考核内容不能体现对课程目标达成的评价,特别是对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评价;个别课程试卷当年A、B卷重复率或者与前两年试卷的重复率超出学校要求的15%标准

2.阅卷规范方面个别课程试卷没有题首分未按照答分要点给分,分数改动未签字(出现频次较高)个别试卷判卷采用减分,个别论文除了一个总分没有阅卷痕迹个别新入职教师对阅卷规则不熟悉部分试卷未装订。

3.成绩评定方面试卷审批表中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占比与课程大纲、成绩登记表不一致平时成绩多为满分区分度不大平时成绩考核方式没有注明具体方式平时成绩次数较少仅为2次不同班级的平时考核标准不同且差别较大多位教师上同一门课,学生成绩表仅有一位教师签字。上述问题均出现在个别课程。

4.试卷分析方面有些试卷分析过于简单,没有根据成绩分布结果进行分析,缺少针对性改进措施;不及格率高的试卷缺少针对性分析,个别同一课程不同班级的试卷分析几乎一样。

5.试卷归档方面填写不规范或材料不全,考场报告单、试卷审批表、试卷评价表、试卷封面等存档材料上的填写内容不全,如:个别试卷审批表使用年级、专业(类)、考核时间”均未填写;个别试卷归档材料缺试卷及标准答案试卷质量与管理评价表“存在问题”一栏多数填写“无问题”。

(二)整改建议

1.校院两级进一步强化课程考核责任和管理严把试卷审批流程试卷质量关,保证课程考核内容能有效体现对课程目标达成考核类型与课程大纲

2.校院两级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对教师阅卷进行专题培训进一步明确阅卷规范,尤其是实验课和以论文结课的课程阅卷标准。

3.严格对平时成绩的管理,依据课程大纲制定合理的量化标准,借助学习通等信息化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过程性考核,保证平时成绩的真实、客观和合理的区分度,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4.督促引导每位教师针对每门课程、每个教学班的考核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归纳总结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执行的改进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寻求目标和方向

5.各教学单位进一步落实院级试卷自查制度,严格按照学校今年发布的《本科课程考核档案材料存档规范要求》加强归档材料管理。

五、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及相关材料

抽查2022、2023两届的毕业论文设计393份,覆盖所有专业,主要问题及整改建议如下

(一)主要问题

1.论文质量方面

1)文选题与专业契合度低,尤其是工科专业毕业论文多、设计少,选题与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结合不紧密,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度相对较低与专业认证要求的选题结合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论文内容与题目关联度低,个别论文正文缺乏研究学术性、逻辑性和科学性较差个别论文结构不完整,缺少总结与展望

3)个别论文存在表格、公式、图片、字体、行间距、参考文献等不统一、不规范现象

2.论文管理方面

1)个别过程管理文件中签字不规范,有少签、错签现象;部分表格中个人信息(职称、学历、联系方式)部分未填写;部分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中,指导教师评分表未评分,答辩委员会未签字、盖章

2)有些论文指导记录填写简单,未能体现指导过程。

3)个别答辩记录中所问题与专业、论文内容契合度较低,学生回答简单;个别学院答辩记录表只有指导老师对论文的意见,缺学生与教师间答辩过程内容;个别论文答辩记录只有个问题,未达到学校“至少三个问题”的基本要求。

4)个别学院的论文答辩小组意见雷同,没有针对具体学生或论文给出评价,缺乏区分度。

二)整改建议

1.各教学单位采取有效措施,从选题、框架、参考文献、格式规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强化学术素质和信息素养工科学院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大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毕业论文(设计)指导

2.校、院、专业三个层面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引导教师树立责任和质量意识,严格把控学生毕业论文的规范性、真实性和科学性,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精准指导,按时认真全面做好记录。

3.严格答辩流程,答辩中应更多从专业角度和论文内容向学生提一 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并做好答辩记录。

4.进一步完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自评自查制度尤其是针对每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并做好整改。

上述各类教学资料是审核评估专家必调必查材料。请各教学单位认真研读报告,结合检查时的当面反馈和后续反馈的《教学资料检查记录表》,深入分析上述问题及问题原因,根据专家组建议,结合学院实际,扎实做好整改工作,避免重复问题“年年查、年年犯”希望校院合力,充分发挥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课程、教学竞赛获奖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加强学院、专业、课程、教师之间的交流互鉴,真正实现以评促建补短板、以评促改提质效、以评促管尤制度、以评促强彰特色。学校将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教学管理、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机制,力求问题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