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教研动态
教研通讯
通知公告 更多>>
关于举办河北大学2020年度第一期
关于组织马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参加
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度“名师面对
关于开展河北大学2020年度教学沙
2019-2020学年春学期校院两
关于“河北大学教师发展”微信公众号
关于开展“线上教学沙龙”的通知
关于开展2019-2020学年春学
 
教研动态  
    【教研动态】总第131期
    添加时间 2019/7/15 10:54:24  浏览次数 1042 次

    教改教研动态

    主办:河北大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心       总第131 2019年第6

    编辑:梁燕莹  审校:厉志红  梅玉明       2019715日编发

     


    本期要目:

    1.浙江大学发挥多学科优势推进新文科建设

    2.吉林大学着力推进心理育人工作

    3.山东大学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兰州大学积极推进“三全育人”全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5.中国海洋大学深入推进一流本科教育

    6.青岛大学推进“一核双引三驱”就业工作新模式

    7.大连理工大学持续深化“实践育人”工作

    8.合肥工业大学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9.内蒙古大学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1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四大工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11.南京医科大学深化本科教育改革

    12.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把脉”大学生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浙江大学发挥多学科优势推进新文科建设

    浙江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通过文理交融、古今会通、东西互鉴、科技赋能,大力推进新文科建设,努力构建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浙大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文理交融,推动学科会聚融合发展。设立学科交叉预研专项项目,鼓励开展跨一级学科尤其是文理大交叉的研究。推进“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交叉专业背景的优秀人才。培育支持13大数据+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积极拓展数据和数据挖掘技术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应用。启动实施面向2030的学科会聚研究计划,聚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会聚研究计划,凝练了脑与决策”“脑与认知”“人工智能与应用”“意识与伦理四大方向,组建了15个人文社科双脑计划交叉创新团队,通过项目引领,论坛凝聚,形成了良好的学科交叉氛围和学术生态。

    古今会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专项,组织重大文化典籍编纂与研究。“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被列入国家重大出版工程,拟以战国至清末存世绘画为基础编纂出版62200余册,现已出版《宋画全集》《元画全集》等57册。礼学文献整理与中华礼仪重建项目开展礼学文献的分类整理,已出版《中华礼藏》13册。以龙泉司法档案整理与研究项目为核心开展地方文书整理编纂项目,已出版《龙泉司法档案》76册。“‘东亚汉典编纂与研究项目致力于整理研究东亚地区采用汉文书写的重要文献,已编纂《东亚笔谈文献研究丛书》七卷本。推进“敦煌与丝路文明研究”项目,出版“浙江学者丝路敦煌学术书系”18种等。成立艺术与考古学院,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与传播。

    东西互鉴,打造文史数据国际平台。通过国际合作等方式积极学习借鉴国际顶尖高校在文史资料数据库搭建方面的经验与模式,建立“艺术图像和中华优秀文化大数据平台”“中国历代墓志数据库”“浙江历代进士录数据库”等数据平台,积极推进古籍文献、碑拓书画等文史资料的数字化保存利用。与哈佛大学、国际文献保护基金会合作共建“佛教通用数字档案馆(BUDA,致力于保存和共享承载佛教思想与文化的多语种文献与多形态文物,打造大型综合性佛教专业数据库。与哈佛大学地理分析中心合作共建学术地图发布平台,致力打造中国最大的文史地理信息和学术地图发布平台,平台自2017年上线以来已发布400余幅数据地图,800余个图层、40余万条条目、300余万字数据。

    科技赋能,助力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到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开拓性研究、创新性传承等领域。与敦煌研究院开展合作20余年,探索出一条永久保存敦煌石窟艺术信息的数字化技术路径。发挥文化遗产研究院作用,在中国的文物高保真数字化保护领域取得了利用3D打印技术原比例复制云冈第三窟”“高精度全息数字化采集阿里地区托林寺白殿壁画等系列重要成果。与哈佛大学携手开展了埃及考古学课程的VR教学实践探索,并合作进行了文物数字化技术研究。连续两年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承办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展览,借助科技力量生动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演变与发展。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新疆文物局、浙江文物局、塔里木大学联合成立“新疆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战略合作四方联盟”,共同开展新疆地区文物资源数字化采集和遗址环境监测工作;参与中国援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修复项目,开展境外数字化考古调查记录工作。

    信息来源:浙江大学 2019710

     

    吉林大学着力推进心理育人工作

    吉林大学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服务工作,积极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指导、预防干预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工作体系,形成专兼队伍结合、校内外资源整合、家庭亲友配合、学校社会融合的“四合”统筹协调工作格局,努力让学生普遍享有专业化、系统化、精准化、温情化的心理健康指导,推动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打造教育教学平台,构建精准化课程体系。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汇聚国内优质教学资源和名师团队,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慕课,实现全校本科生心理课课堂教学全覆盖。截至今年6月,《大学生心理健康》慕课全国选课学校累计达1648校次,选课学生近160万人次。搭建指导服务新平台,利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优势,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着力推进平台建设。突出分层分众新特点,注重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创建提升以学生协作领导、思辨创新、战略执行、规划发展和应变抗压等能力为重点的《拔尖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培养》体验式课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心理品质优化计划”,培育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打造督导培训平台,建强专业化工作队伍。系统规划设计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单设为正处级直属单位。打造专兼职专业化队伍,按照师生比13000标准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初步建立起一支涵盖专兼职咨询师、心理辅导员、校外指导专家在内的133人专业化心理辅导队伍。培育学生朋辈队伍,发挥学生互助力量,全校各个校区共设立开心大使”91名,负责本校区学生的心理宣教和自助互助工作。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督导,依托教育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心理育人方向)创新发展中心两个国家级平台,举办全国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和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会,建立心理育人创新发展论坛、“开心开讲”示范讲坛、“心理百科”半月谈等培训载体,平均每年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和督导30余场次、培训3400余人次,助力学校和本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打造预防干预平台,完善系统化指导体系。汇集各方面资源,完善“学校—学院—医院—家长”协同参与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救助网络。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理卫生科、长春市第六医院等合作建立常态深度协作共同体,畅通绿色通道,保证重症学生能够及时转介。通过开展课题协作立项研究,创新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模式,近年来承担各级各类课题近30项,发表论文40余篇。设计实施《学生心理健康轴带教育指导计划》,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从“3·25”(善爱我)—“5·25”(我爱我)—“12·25”(珍爱我)的全年纵向贯通,推进横向多时段、宽辐射。系统规划朋辈互助教育、成长关键期教育、常态化专题教育、心理文化教育、专业性督导和网络平台教育6大类宣教活动,为提高全体学生心理品质提供样本和方案。

    信息来源:教育部网站 2019710

     

    山东大学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山东大学立足学生发展需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着力加强规范管理、创新发展模式、强化育人功能,切实将学生社团建设成为繁荣校园文化、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完善制度规范,保障社团有序发展。制定学生社团管理工作指南,规范学生社团管理,构筑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完善社团年审、活动备案、“星级评定”考核等制度,对学生社团的成立、注销、组织建设、活动管理、经费使用等提出规范化要求,明确社团活动“负向清单”,保障学生社团健康有序发展。严格学生社团骨干成员选拔与教育培养,将社团骨干培养纳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体系,开设“社团骨干培训班”,全面提升社团骨干政治素养与业务水平。加强学生社团指导,配齐配强社团指导教师,开展领导干部、教工党支部等与学生社团结对、帮扶和共建,推进学生社团特色规范发展。

    组建社团联盟,提升社团育人成效。组织成立社团联盟,优化社团资源配置,推动社团协同发力,促进社团有效发挥育人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联盟以理论学习促德育,定期举办经典读书会、“青年宣讲团”宣讲等活动,强化思想引领,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传播氛围;传统文化社团联盟、艺术社团联盟以文化艺术促美育,依托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体育社团联盟以健康锻炼促体育,通过校园健康跑、“山大杯”五球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公益社团联盟以公益实践促劳育,强化服务导向和实践育人,构建多元化、全员式实践体系;职业发展社团联盟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开展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培训,联系企业开展见习和实习实践,促进学生就业力提升。

    培育理论社团,构建自主学习体系。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将“讲学”“研学”“践学”融为一体,充分发挥理论社团辐射带动作用,探索形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特色培养班——“成仿吾英才班”为龙头、数十支理论社团“青年宣讲团”为生力军、近百家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为载体、上千名社团成员为先锋的“一十百千”学生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会”作为一支以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硕士为主体成立的理论社团,围绕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开展系列活动,覆盖20余个学院、近2000名学生。各个理论社团利用寒暑假时间,组建数十支青年宣讲团深入全国各地开展主题宣讲,践行青年责任与担当,自觉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的模范践行者和传播者。

    信息来源:山东大学 201975

     

    兰州大学积极推进“三全育人”全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兰州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多措并举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落地见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围绕立德树人主线,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实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术、进教案、进课件、进课堂、进头脑、进教材”。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毕业最后一课”,校领导、院长、学科带头人带头讲党课、上思政课,引领带动全校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成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兴趣小组”,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指导和引领学生学习经典、深化理解。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宣讲团,结合时政热点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热点问题大讲堂”“国情时政大讲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打造校、院、班、宿舍四级联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围绕全国两会、劳动、爱国、感恩、荣校等,开展“每月一主题”主题班会展示活动。举办“在坚守中奋斗”主题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知、情、意、信、行”,引导学生切实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生活和人生发展。

    搭建全员育人平台,开展“三走进”系列教育活动。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行多层次选拔、多元化培养、多平台锻炼和多维度发展。制定“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学习、走进学生心灵”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全校每位教职员工均联系一间本科生宿舍,通过深入宿舍、课堂、食堂、操场、实验室、图书馆,积极参加各项学生教育活动,增进师生互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成长过程、发展需求。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感恩教师节”“‘三走进’典型表彰”等活动,推出答疑坊、一对一咨询、小班辅导、考前加油站等学业帮扶措施,将“导师制”与“三走进”相结合,积极发挥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业规划设计、科研训练启蒙中的作用。开展家校联系活动,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在言传身教中助力学生成长,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邀请知名校友返校交流,引导学生做好生涯发展规划,不断推动“全员育人”工作向纵深发展。

    构筑全过程育人体系,针对不同年级开展针对性教育。针对新生实施“蓝图计划”,以入校100天为时间节点,围绕理想信念、日常养成、专业发展、团队精神、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六大主题,通过参观一次校史馆、学唱一首校歌、听一场心理健康讲座、制定一份学业规划、学习一期安全微课、学习一遍校纪校规六个一活动,引导学生高质量融入大学生活。针对二三年级学生实施卓越计划,通过评选十佳百优班级、宿舍和学生标兵,发挥朋辈榜样引领带动作用;开展综合素质提升行动,组织学生阅读经典、参与创新创业、加强团队建设等,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实施党旗领航工程,通过“一支部一品牌”等活动着力提升党员骨干素质能力,激发支部活力,推动学习型、服务型、发展型党支部建设。针对毕业生实施“起航计划”,通过多种形式集中开展就业教育、感恩教育,组织开展送母校一份祝福、拍一张毕业合影、开一次主题班会、发一份感谢信、做一份大学总结、写一份毕业生代表发言稿等活动,营造毕业生文明离校的浓厚氛围,助力学生顺利步入人生新阶段。

    打造全方位育人空间,搭建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设学生奖助中心,构建“奖+榜样、助+感恩、贷+诚信、捐+社会责任感+”资助育人模式,全力推进资助育人工作。建设就业创业中心,加强校地人才合作,通过举办双选会、专场招聘会、实习招聘会等方式,大力拓展就业资源;通过职业规划课程、职慧训练班、职眼世界、就业困难学生帮扶等方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构建学生教师学院学校四位一体联动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营造敢为人先、敢闯会创的积极氛围。建设心理咨询中心,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危机干预防控体系,及时、有效干预帮扶重点学生,通过课程教学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全覆盖。建设易班发展中心,统筹网络思政工作,建设和优化“智慧学工”系统,创新教育内容、形式,旗帜鲜明弘扬主旋律,让网络思政教育活起来、潮起来、强起来、智起来。

    信息来源:教育部网站 201978

     

    中国海洋大学深入推进一流本科教育

    中国海洋大学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开展第四届本科教育教学讨论会,通过统筹一流学科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强化课程与专业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进一流本科教育迈上新台阶。

    统筹一流学科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渗透”,贯彻和落实“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强化通识教育体系建设和专业办学能力建设,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一体化考虑,把培养一流本科人才作为一流学科建设的主要目标。坚持“分类培养和系统教学相统一”,倡导因材施教,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系统构建传授知识、提升素质与培养能力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制定多样化培养方案,保障学生成长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充分利用学科资源优势、特别是师资队伍优势,以“行远书院”“崇本学院”“未来海洋学院”为人才培养改革示范区,注重大师引领,建设跨学科课程体系、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设立交叉学科研究课题。不断完善“涉海拔尖人才”“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面向本科生开设一批基于教师科研工作和国家重大科研计划的学科前沿课程,高质量、高水平地开展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在一流学科建设中不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课程与专业建设。持续推进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等建设。成立通识教育中心,实施“通识教育再起航计划”,推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带动通识教育整体水平提升。成立涉海国际事务课程中心,规划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引入国外大学高水平课程和高质量教材,推动全英文课程的开设,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学术标准的课程群。成立信息化教学中心,助力“互联网+教育,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课程信息化建设计划,建设多样化的网上学习平台,推动混合式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完善各类型课程建设标准,整合教学检查、课程评估、课堂调研、督导听课、学生调查等课程质量评价环节,建立起课程准入和退出机制。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着重推动“卓越计划2.0”的实施,组织相关专业制定实施方案,新建、改造一批符合社会、经济、产业发展急需的新兴专业,并加强对新增设专业的管理和指导,严格准入制度。鼓励院系按大类组织招生、宽口径进行培养,优化专业结构,发挥学科优势,集中力量办好特色优势专业,将特色专业建设落实在课程、教材、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等关键环节上。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立创新教育实践中心,制订《中国海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2.0实施方案》,建设以项目为引导的实战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评聘制度和激励机制,对接并优化配置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汇聚创新创业教育合力,形成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长效机制。组织开展特色创业指导活动,探索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推进的创新创业教育互联网+”培养模式,服务支持学生科技兴趣俱乐部活动,实现时间与空间双重覆盖、个体与群体统筹兼顾的指导目标。加强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建设共享、开放、动态和智慧的创客空间,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高水平平台,为学生提供将创意变为现实的工作平台。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日常教学运行、课程教学、专业建设及发展等重要环节的质量保障为切入点,坚持各职能部门与学院协同,建立院系本科教学工作内外双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现“学校-学院-专业-课程全覆盖的监督评价体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教学质量保障的重点从管教转变为促学,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平台,构建常态监控、专家督导、同行评价、学生学习体验调查等完备的评估体系,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发挥常态化质量监控作用,逐步形成质量文化。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建立课程教学大数据,强化教学过程分析,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师发展活动,帮助教师着力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特别是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的能力,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更全面的支持。通过学生学习支持状况调查,开展学习支持策略和学习支持系统化方案研究,形成“全面调查+全程支持+全员育人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和协同管理工作模式,完善的支持机制和服务体系,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

    信息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201974

     

    青岛大学推进“一核双引三驱”就业工作新模式

    青岛大学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秉承“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心服务”工作理念,扎实推进“一核双引三驱”就业工作新模式,即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这一核心,通过“内引”和“外引”两大就业工作机制牵引,完善“市场招聘与信息化服务、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就业管理服务与质量反馈”三大工作体系落地驱动,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一是抓核心—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启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改革,持续优化调整专业招生结构,2019年招生专业减少至85个;全面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强产业需求,培育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实施学分制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实施以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拔尖创新、产教协同和医教协同五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实施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激发教师工作动力;围绕教学各环节开展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构建三四五协同融合育人体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二是建机制—完善“内引”和“外引”两大就业工作机制,全面激发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力。

    学校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形成了“领导主抓、学校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将就业工作纳入学院年终绩效考核体系中,形成“全员重视就业、全员参与就业”的良好局面。

    学校坚持“立足青岛、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是青岛市人社局建立的第一个就业服务工作站,每年均与各区人社局开展专场活动,深入青岛市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与省内外其他城市建立了25个就业工作站。学校成立由退伍复学大学生组成的青核先锋营,成立优秀辅导员和优秀学生骨干宣讲团,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三是强举措—强化三大就业工作体系落地驱动,全面服务毕业生就业工作。

    拓展就业渠道,打造品牌化招聘服务。学校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以“打造企业入青招聘的首站市场”为建设目标,确定了“省内为主、省外为辅,着力沿海、覆盖二线”的建设思路,建立“校级招聘会为主导,院级招聘会为主体,专场招聘、行业定向招聘、网络招聘为补充”——“二主四补”的招聘体系,依托融“职、学、聘、创”多功能为一体的智慧教室,打造“百家名企进校园”和“周四职场”等就业市场招聘品牌。利用现代媒介工具,建立了网络媒体线上平台为主导、实体线下平台为补充的立体化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就业信息传递的精准对接;自主开发了招聘预选互动系统,提高应聘精准度和效率。

    完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探索全程化指导服务。学校以实现就业指导服务“课堂教学系统化、活动开展全程化、队伍建设专家化、职业指导个性化”四化为目标,成立生涯发展教研室,构建起“1234+”模式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即:一个分层次的生涯发展咨询平台,覆盖三个校区,每年接待学生咨询200余人次;两门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必修课;三三结合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专家队伍,组织内训或参训项目46项,培训教师达683人次;四项满足不同就业需求的培训课、多种主题的比赛与实践活动,每年覆盖学生群体3000人次以上。

    健全就业管理与就业质量跟踪调研机制,做好精准化跟踪服务。定期开展用人单位需求和满意度、毕业生就业意向和就业状况四项调查,发布四个报告:《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报告》、《毕业生就业情况白皮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及由第三方评价机构做的《年度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质量综合报告》,邀请第三方机构专业人士入校进行报告解读,为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调整和人才培养提供反馈意见。

    信息来源:青岛大学 201973

     

    大连理工大学持续深化“实践育人”工作

    大连理工大学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大会精神,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聚焦实践育人,发挥育人合力,突出育人实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聚焦顶层设计,发挥实践育人合力。一是聚焦国家战略,设计紧扣时代主题的实践项目。大连理工大学作为“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发源地之一,一直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工作。实践项目注重结合理论学习、政策宣讲,坚持聚焦基层、服务基层,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形成了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教育精准扶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为主题的重点实践活动。二是注重发挥多部门育人合力。实践活动注重多部门联动,形成以学校团委牵头,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机关党委、教务处、招生就业处、校友工作处、档案馆等部门协同配合,各学部学院具体组织实施的工作格局,每年联合各单位集中开展联席会、表彰大会,协调调动多方资源,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作用。三是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的育人模式。学校在第一课堂设置1学分社会实践理论选修课,设置1学分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必修课,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与一种类型的社会实践,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衔接,发挥育人合力。

    构建实践体系,促进实践持续发力。一是建立了以“寒暑期社会实践为主,日常志愿服务、社区挂职为辅”的实践体系。近年来,学校平均每年成立寒暑期社会实践团队1300支以上,参与学生超过一万人次。学校每年有700多名学生在日常课余时间进入大连市的15个街道,122个社区进行社区挂职锻炼,服务地区发展,助力辽宁振兴。学校现有注册志愿者2万人,设有9个志愿服务项目,包含61支志愿服务队,参与大连市国际马拉松、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每年有3万人次参与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时长8万余小时。二是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为保障实践活动规范化开展,多年来实践活动建立申报及立项、行前培训、团队资助、实践成果审核、实践评优等“六项制度”,规范的制度化管理使实践活动开展有据可依、可持续发展。三是提供充分的师资和经费保障。每年有超过100人次的教师参与到实践活动的指导中,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特长科学指导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专业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实践项目质量。学校也为实践活动开展拨付专项经费,为实践的顺利开展提供经费保障。

    注重品牌塑造,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一是抓好理想信念这一关键。学校“红色芳华”实践团十年来已组织数百名大学生理论学习骨干赴河南兰考、湖南韶山、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等革命老区实践,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红色基因宣讲、民情社情调研,充分感受国家发展脉搏,寻找建功新时代的青春坐标。二是突出精准扶贫这一重点。打造了“绿芽公益”专项行动,长期前往云南、贵州、青海、甘肃、西藏等偏远地区开展扶贫支教活动,形成了“梦起云滇”“山人行”“绿窗”“西行寻梦”“甘露公益”等10余支品牌扶贫实践团队,部分团队依托实践项目成立了学生社团,开展线上线下持续教育扶贫活动。三是凸显传承红色基因这一特色。大连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其成立之初就孕育出特色鲜明的红色基因。因此,学校成立“寻访老校友·传承大工红色基因”实践项目,每年组织3000余名学生走访近千名杰出校友,通过聆听校友们的成长奋斗经历,广大青年对红色基因的认识不断深化,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需要的决心更加坚定。实践后期将老校友事迹汇编成册,成立红色基因宣讲团面向全校巡讲,扩大实践成果,引领带动更广大同学传承大工红色基因。

    信息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2019711

     

    合肥工业大学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合肥工业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瞄准“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的定位,深入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优化系统设计,完善培养体系。在“立德树人、能力导向、创新创业”三位一体教育教学集成体系指导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裁减课内学时特别是专业课时,同步加强“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即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拓展社会实践教育,加强体育教育、文化艺术教育、技能教育,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等,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投身第二课堂、教师有更多精力指导第二课堂。通过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体系设计,推进“两个课堂”深度融合,“两张成绩单”相得益彰,形成价值塑造、创新实践、技能拓展、素质养成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深化内涵建设,健全模块架构。系统总结实践经验,采用模块化方式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科学分类、有机整合和体系构建。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分为“思政学习”“科技创新”“体育健身”3个必修模块和“创业活动”“公益服务”“社会实践”“文艺活动”“社团活动”“技能项目”6个选修模块。其中,“思政学习模块”侧重强化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引导学生铸就理想信念、掌握丰富知识、锤炼高尚品格;“科技创新”模块侧重激发学生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体育健身”模块侧重引导学生塑造健康体魄,促进身心和谐,培养敢于拼搏、不怕苦累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其他选修模块侧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公益、实践、文艺、劳动、社团等活动,在活动中提高思想觉悟、锤炼品德修为、涵育文化素养、强化责任担当、夯实本领技能。同时,要求各模块承载单位及教学实体不断开发模块内容,丰富项目供给、活动供给、内容供给,分模块打造饱含时代特征、彰显学校内涵、充满向上动能的第二课堂活动品牌,形成“一院一品”,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第二课堂发展需求,最大程度彰显第二课堂育人成效。

      明确目标导向,细化项目标准。对第二课堂各模块培养目标、项目内容和评价标准分别进行细化,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激发学生自发学习、自主实践、自我提升的内生动力。模块成绩采用“五星”评价模式,通过客观记录、科学评价、分级认证,全面记录和评估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经历和成果。从2019级新生开始,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第一课堂学分外,第二课堂所有必修模块和至少1个选修模块均达标方可毕业,成绩单由学校统一发放,并放入毕业生档案。将第二课堂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研究生推免等工作重要参考要素。社会用人单位可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评价,更好实现双向选择。

    强化组织保障,确保育人实效。印发《“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学院相应成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工作组,分层次搭建第二课堂活动平台,加强对第二课堂各项活动的组织实施和质量监督。成立“第二课堂成绩单”认证中心,开发“第二课堂成绩单”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动态记录与实时认证。校内各单位明确第二课堂各模块任务专人负责、专项实施,强化协作配合,着力形成第二课堂育人合力。

    信息来源:教育部网站 2019711

     

    内蒙古大学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内蒙古大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构建“四位一体”就业指导体系,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切实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加有力、更加优质的支持和保障。

    加强就业指导。加强系统设计,构建以就业创业课程为基础、讲座为补充、咨询为辅助、校院活动为拓展的“四位一体”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满足学生在行业认知、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需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2门通识教育类必修课及《创业基础》选修课,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求职择业等方面的指导。举办职引未来行业分享会草原职旅名企行、职场技能训练营、优秀毕业生座谈会等就业创业指导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职场、提升能力。组织创新创业、职业规划、求职面试、公务员模考大赛等校院级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从容应对就业创业挑战。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成立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咨询中心,针对不同学历、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一对一”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咨询,为学生自主择业答疑解惑。

    拓宽就业渠道。积极联系各行业协会、人才中心及大型企事业单位,积极拓展各类就业资源。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与浙江省湖州市、江苏省昆山市、苏州市吴江区等人才主管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与行业企业签订协议,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俱乐部,实现学生实习就业全面合作。精心组织大型就业洽谈会、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招聘会、实习与兼职洽谈会等不同主题就业招聘活动,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基层就业岗位信息,通过对基层项目就业毕业生回访调研、举办基层就业说明会等多方式,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建功立业。学校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先进单位。

    强化就业服务。积极打造“互联网+就业模式,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内大就业微信公众号、电子宣传屏和QQ就业群等平台,实时、精准发布岗位招聘信息,努力让毕业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就业信息。目前内大就业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达2.5万余人,QQ就业群5000余人,成为毕业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印发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就业援助的通知,通过建立专门台账、提供专项资助经费、加强就业指导、一对一帮扶等措施,对不同特点的毕业生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发放各级各类求职补贴;设立专项经费免费开办公务员培训班、语言强化班等,以多种方式丰富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渠道。

    开展就业研究。组织申报自治区“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需求层次理论视角的内蒙古高校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生涯教育和生涯意识养成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研究》,以及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深化就业指导研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对毕业生生源数据、就业率、升研率的统计分析,及时发布年度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不断提高对毕业生就业方向和整体趋势研判能力。跟踪毕业生就业过程,开展学生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研,发布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通过就业数据分析,积极探索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信息来源:内蒙古大学 201971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四大工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强化系统设计和统筹协调,实施立德树人、教师队伍建设、综合改革、党的建设“四大工程”,着力构建全方位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努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协同联动重实效。明确校院两级职责,深化职能部门协同协作,完善监督和评价机制,以高站位、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聚焦“三全育人”建设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分别落实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程”责任和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责任。完善“一二三课堂”贯通育人机制,优化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突出课堂教学知识技能的正向价值;做好第二课堂同第一课堂衔接,通过实践活动、朋辈教育、主题研讨、学习沙龙等形式,发挥校园文化、服务实践等活动的育人作用;融合新媒体技术,发挥第三课堂优势,把线下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延伸至微信、微博等线上新媒体,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空间引领全覆盖。

    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建强平台促育人。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平台,重点实施中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组织新老教师结对等活动,为每名新入职教师配备成长发展导师。运用教学工作坊、微格教学诊断等载体和手段,推进中青年教师教学方法改进和教学技能提升。实施高层次人才助推计划,做好“惠园特聘教授”“惠园杰出学者”“惠园杰出青年学者”“惠园优秀青年学者”培养计划,健全青年教师考核评聘和破格晋升机制。设立高层次人才专项扶持计划,落实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实施方案,规范和细化高层次人才服务流程,为高层次人才成长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完善校院两级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精心设计实施教师入职培训,重点突出师德师风、党的理论、法律法规、校史校情等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教学纪律教育,努力培养“四有”好老师。

    实施综合改革工程,优化环境强支撑。深化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完善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等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学术组织运行规则,明确规定学校学术组织的权责和组成、运行与监督机制,形成系统完整的学术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分类评价标准体系。梳理整合教学、科研、人事、财务、资产、学生管理、后勤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厘清校院两级人事管理权责边界,稳步推进事权下放。深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校院两级人事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实行人员总量管理,建立编制外人员校聘体系,稳步推进各类人员定编定岗方案落实落细。推进二级单位事业考核试行工作,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议事规则及成员单位责任,不断提高内部治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实施党的建设工程,树立旗帜定方向。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政治站位和政治定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委常委会、校院两级党委理论中心组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学深悟透,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对教育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对学院落实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督促检查。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使用,进一步深化“对标争先”建设,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信息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75

     

    南京医科大学深化本科教育改革

    南京医科大学坚持“以本为本”,紧盯“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强化育人导向,完善保障体系,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专业结构。学校主动对接社会发展需求,成立全省首家儿科学院,聚拢全校儿科教学、科研、临床优质资源,拓展儿科临床专业内涵,加快儿科学专门人才培育步伐。学校在临床医学专业中新增《全科医学》课程,教授学生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和诊疗服务模式,为毕业生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奠定基础。同时,学校立足拔尖医学人才培养,成立“天元班”,首次招收临床医学本硕博一贯制连读学生,通过实行“科研临床双导师制”,夯实医学理论基础,强化临床技能训练,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临床医学人才。

    强化育人导向。建立院校一体医教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开展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和教学医院认证工作,建立了省内临床基地认证指标体系与标准,确保临床教学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优化临床教学业绩考评体系,实行副教授、教授教学特别推荐程序,激励临床教师投身教学。不断深化临床教学资源整合力度,校院一体共建医学模拟教育中心,目前,该中心已获批为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江苏省基层卫生人员实训指导中心,专业建设社会辐射能力明显提升。

    完善保障体系。学校持续加强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建立“行政监控、专家监控、外部监控”三级质量监控体系。通过“教学检查、学生评教、教学督导、领导听课、学生信息员”等多种渠道,不断优化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学校建立起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长期跟踪调查和反馈评价机制,以此为基础,不断调整完善招生、培养、专业质量指标体系,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打造一体化、移动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信息平台,实时分析教学动态问题,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信息来源:南京医科大学 2019711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把脉”大学生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依托深厚的教学经验,“把脉”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成长规律,探索出一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四个结合”培养模式,即精英与一般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长期与即时教育相结合、网络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道路之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研究”(18AZX003)阶段性成果。

    经验一 精英与一般教育相结合

    对高校而言,新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仅仅是以大学生骨干为对象,而是应该以这些精英为核心,辐射带动整个大学生群体,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精英的快速成长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学院首先充分整合时间与空间上的多维资源,通过建立学生党员暑期学校、自强同学会、优秀学生团等组织,满足精英分子更高的成长需求,将他们培养成“有学识能干事”的人才。同时,学院在党组织与团组织、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与普通同学之间,逐级形成前者带动后者的方式,形成长期、稳定的良性人才培养模式,既磨炼了精英分子的信心和意志,坚定了其思想方向,又在此培养过程中,起到了带动作用,激发广大学生的热情,保证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培养。

    经验二 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人一切活动的源泉和动力。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在实践中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再向理论寻找答案,进而推动学生从被动的死记硬背,转化为主动的活学活用。因此,学院大力改革“两课”的课程设置,巩固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保障主渠道的畅通。另一方面,学院还组织学生骨干进入红色革命根据地、实地考察新农村建设典范及赴港澳台开展学术交流,以拓宽学生的实践领域,并鼓励学生参与课题、撰写调研报告、分享心得体会,促进学生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鲜活的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增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其知识水平以及明辨和分析的能力。

    经验三 长期与即时教育相结合

    新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形势更为复杂,因此更需要一个良性的、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要把握特殊时期的特殊事件、特殊教育点,做到因时施教、长短结合,既能保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全程性,又能培养他们快速适应环境发展变化的能力。因此,学院首先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规划一个长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将整个培养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分配至各个学年。第一阶段主要开展大学与职业规划教育;第二阶段主要开展典范与朋辈教育;第三阶段主要开展理论与实践教育;第四阶段主要开展职业理论与社会责任教育。其次,在即时教育上,学院以当下的社会热点信息为契机开展教育工作,例如,“3·30凉山森林火灾发生后,学院开展义卖、义演等方式为“3·30”救火英雄募捐,增强学生的奉献意识、公益意识。

    经验四 网络与传统教育相结合

    目前,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对其思想观念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作为传统教育重要载体的高校,应该充分接纳并发挥其作用,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阵地。因此,学院首先巩固和发展线下教育阵地,增加第一课堂学习的实践性,并延伸第二课堂的领域和范围,实现个性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其次,在线上教育方面,学院以自身网站为基础,结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构建起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网络教育阵地,同时还架起了院系、师生、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极大地创新并拓展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学习平台。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9711

     

     

         
版权所有:河北大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与教师发展中心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 邮编:071002 冀ICP备05007415号 保公备130603100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