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教研动态
教研通讯
通知公告 更多>>
关于举办河北大学2020年度第一期
关于组织马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参加
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度“名师面对
关于开展河北大学2020年度教学沙
2019-2020学年春学期校院两
关于“河北大学教师发展”微信公众号
关于开展“线上教学沙龙”的通知
关于开展2019-2020学年春学
 
教研动态  
    【教研动态】总第133期
    添加时间 2019/10/15 15:21:35  浏览次数 2399 次

    教改教研动态

    主办:河北大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心       总第133 2019年第8

    编辑:梁燕莹  审校:厉志红  梅玉明       20191015日编发

     


    本期要目:

    1.华中师范大学多举措推进美育工作

    2.华东理工大学“四个坚持”提升实践育人质量

    3.上海理工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学生当主角

    4.宁夏大学多措并举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5.兰州理工大学:百年老校结出“双创”硕果

    6.延安大学多举措构建心理育人模式提升育人成效

    7.浙江理工大学: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

    8.东华大学“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匹配模式助力毕业生精准就业

    9.安徽师范大学:打造“新、亲、活”思政课

    1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五融入”持续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建设

    11.临沂大学依托“沂蒙精神”涵养创新创业教育

    12.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构建大思政,育人细无声

     

    华中师范大学多举措推进美育工作

    华中师范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要求,发挥学校特色专业优势,完善美育工作机制,坚持以美立德、以美启学、以美冶情、以美促创,着力提升美育工作水平。

    加强美育工作力度,坚持协同育人。成立美育研究中心,设立美育理论研究、大学美育实践研究、展演与社区美育服务研究三个方向,坚持美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并举。探索构建全方位全学科全课程美育体系,创新大学美育途径和方法,推动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大学美育与中小学美育协同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专业教师开设美育课程,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美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加强教师美育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强化美育教学管理和效果评价。创办《美育研究》等期刊,加强美育理论和改革实践研究,促进美育发展和师生素质提升。完善美育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美育活动开展、教学体系建设、效果评估、师资培养培训等经费支出,不断改善美育工作条件。

    提升美育工作高度,引领学生思想。将美育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实施“红船引航”计划,艺术学院成立“艺心向党”特色党支部,通过理论研学、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形式,实现美育与党建工作双融双促。开设“思政小课堂”,聘请思政专家、教授作为“引航导师”,定期为学生开展讲座等,指导学生开展主题班会等活动。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主题创作课,组织“手绘最美教师”“手绘最美劳动者”活动,打造学子“行走的思政课”“廉政作品征集会”“笔尖上的廉政课”等品牌活动。加强网络思想引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小桂小爱游两会”“小桂小爱解读十九大”系列漫画受到师生广泛关注。

    挖掘美育工作深度,提升艺术修养。面向全校师生开设美育课程,以美育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审美素质、发展审美能力、提升人生境界为目标,提升师生对美育的了解和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的全面认知。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心理发展程度,构建美育理论课程、艺术鉴赏课程及艺术实践课程体系。加强经典艺术教育,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艺术大师参加“美育公开课”“美育大讲堂”“艺术沙龙”等学术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等,将美育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融入观展过程。

    保障美育工作温度,营造高雅氛围。以弘扬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为导向,组织开展博雅原创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每年参与人数达1万余人。打造桂子山美育节,以思想引领、专业研讨、艺术展览、艺术体验、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围绕创意集市、非遗作品展、布贴剪纸体验、毕业作品大家谈等主题项目,开展系列美育活动,让学生近距离了解艺术、感受艺术、体验艺术,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开设小艺公开课LISA课堂等一批线上精品课程,健全博雅数字美术馆线上平台,及时更新资源,扩大美育辐射面和影响力。强化线下学习体验,依托学院开放日、陶艺乐烧等一系列艺术展示、体验活动,打造美育空间,营造浓厚校园艺术氛围。

    拓展美育工作宽度,强化社会服务。加强校内外合作,建立美育实践基地,打造寻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品牌、阳光助残美育队志愿服务品牌,开展“访民情、看发展、画变化”“致敬劳动者”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开展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系列活动,通过“手绘军运会武汉体育中心展”“最美奋斗人附小作品展”“共赏一次美术展”等活动,让艺术走近中小学生、居民、一线建设者,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信息来源:教育部网站 2019923

     

    华东理工大学“四个坚持”提升实践育人质量

      华东理工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下功夫”,积极组织实施社会实践“双百双千”工程,用“四个坚持”完善实践育人体系,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政治引领,爱国教育筑牢理想信念。创新红色教育形式,围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革命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借助信息化、科技化手段讲好中国故事。组织“95后”学生实践团利用虚拟现实(VR)等技术,实景还原长征沿线纪念馆场景,让“红色基因”传承更加鲜活生动。在社会大课堂中坚定理想信念,深入社区寻访“707070事——社区达人”,在祖国各地感受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成就,增强国家认同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坚持知行合一,科技实践锤炼专业本领。注重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社会服务、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等相结合,用专业知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围绕长三角一体化、进博会溢出效应等助力上海城市发展。前往南海、渤海钻井平台,帮助解决技术难题,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聚焦农产品深加工、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开发绿色、营养、时尚的新型农业产品,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在实践中增长知识见识,锤炼专业本领。

      坚持深入基层,奋斗精神铸就青春底色。构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组织“00后”学生实践团队走进脱贫攻坚一线,与扶贫干部、基层群众面对面,聆听脱贫攻坚道路上的“中国故事”。组织研究生携带脑控设备、编程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前往四川大凉山、新疆克拉玛依等地开展科技夏令营,打造“科技小屋”。通过生产一线实习、深度贫困地区实地调研、入户走访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深刻理解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

    坚持全员协同,凝心聚力培育时代新人。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加大专业教师指导社会实践力度,派出275名专业教师与10247名本硕博学生共同开展社会实践,让青年教师在广阔的实践中汲取学术养分,将科研根植于中国大地,让讲台行走于田间地头。整合校友、企业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和产学研中心,开展暑期政企挂职锻炼,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纽带、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凝聚多方资源不断拓展实践育人路径,提升实践育人质量。

    信息来源:教育部网站 2019918

     

    上海理工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学生当主角

    见过清晨的第一缕霞光,见过城市建筑上的夕阳余晖,刚刚从国际航展归来,立刻投入实验室研发,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李涵的无人机通过世界领先的5G通信技术模组,实现360度全景4k超高清视频的即拍即传,在创新赛事上斩获多个嘉奖,也成为了5G应用的商用伙伴。

    每年,上海高校校园里不断涌现出像李涵这样孜孜不倦追求创新的优秀学子。他们成为国内外一流院校最受欢迎的申请者,也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更为上海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科创中心输送人才。不断追求育人质量,瞄准人才核心素养,上海高等教育经过一系列改革探索,取得显著成效。

    将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结合

    李涵是上理工创新人才培养的受益者。他的无人机项目始于大一,本科期间他就进入现代电力电子实验室,带着兴趣在导师的帮助下开展科研,再完成十多项技术突破、多次迭代优化,才取得今天的硕果。这背后,是上理工探索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将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结合,以项目实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努力实践。

    上理工教务处长朱坚民教授最有发言权。他参与了学校最早的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机械创新与实践课”。这门横跨2学期的课程,让学生当主角,多位跨学科教授同时“当配角”,通过启发、探究、讨论、参与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研讨中将创意不断推进。上过这门课的学生,要么拿专利、要么捧奖项,创新能力、综合素养都得到大幅提升。“创新能力不是在某一门课课堂上教出来的,需要有载体。通过创新项目,促教、促学、促赛,从而锻炼学生创意、创造、综合运用知识等能力。”朱坚民说。

    除了项目课程,上理工毕业生要申请最高荣誉"本科生荣誉学位",必须拿出高水平"创新创业"大作业。这一系列变化,昭示着大学更注重人才质量的培养。

    争取优秀本科生海外名校直博录取

    今年是葛冬冬教授从斯坦福回国教书的第10年,他见证了国内运筹管理科学教学的“进化”——更大量级的数据和更强的算力,需要新的算法模型支持;同时中国新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应用案例层出不穷,新知识需要快速进入教学课堂、进入科研;一批批优秀人才归国任教,管理科学的教学得以从传统“粗放”式,“进化”到越来越量化和细分。这意味着学生能够在更好的方法论和基本功上得到学习和锻炼。

    于是,作为教学改革的试点,在葛冬冬教授的领衔下,成立仅5年的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量化信息中心,成为运筹与管理科学有兴趣的本科生腾飞的开放式平台。兴趣驱动、实际问题导向、多学科支撑、学术大牛指导,目前第一、第二届试点班1/4毕业生和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中科大等国内名校39位学生,通过这一平台,申请到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卡耐基·梅隆等国外最顶级名校直博深造。中国本科生能够争取到海外最顶级科研机构录取的直博机会,意味着这些优秀学子的创新能力等科研潜质获得国际认可。“学生们反馈,深造中预想的‘困难期’不长,适应度很高,这说明国内的培养能够和世界一流机构衔接。”葛冬冬说。

    让创新成为精神形成氛围

    带团队设计临床研究、规划新产品,与各肿瘤领域专家交流学术、沟通最新进展,上海交大医学院毕业生朱长斌,在一家企业担任肿瘤医学部临床科研负责人,创新能力是他的“吃饭家伙”。朱长斌是上海双创育人的早期实践者,10年前,他参加了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那场训练令他有了发现问题的“直觉”及挑战问题、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也正是这些收获,令他用四年完成荷兰伊拉斯谟大学医学中心的硕博深造,与合作者发表了累计影响因子达到70余分的论文,也成就了他现在的工作能力。

    “让创新成为凝结在交大学生血液中的一种精神。”不仅在医学院,一直以来,上海交大率先探索创新教育实践,上海交大学子已五次捧起象征最高荣誉的“挑战杯”。近年上海交大构建了多层式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建设覆盖各主要学科方向的80个科技创新工作室,改组学生科学技术协会,资助高水平科技竞赛,覆盖更多学生,在校园形成创新的热潮。

    信息来源:新民晚报 20191010

     

    宁夏大学多措并举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宁夏大学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双一流”建设机遇,稳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教师发展环境,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坚持立德树人,抓好思想政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和师德师风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师德工作领导与管理体制。出台《教师行为规范》《师德考核办法》《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完善师德考核机制,明确界定教师职业失范行为,划定师德红线。举办思政课教学能力大赛,积极推动黄大年式教育教学团队建设,注重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青年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每年组织开展教师节主题庆祝活动,通过举行新进教师入职仪式、为资深教师颁发荣誉证书等,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坚持引育并举,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落实自治区引才政策,加大高端领军人才引进力度,近3年来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设立专项人才经费,提升高层次人才各项待遇。加快完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出台《贺兰山学者实施细则》,稳步推进贺兰山学者岗位聘任工作。制定《教学科研岗位分类聘任指导意见》,构建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分类管理、目标考核、按岗定薪、优劳优酬的岗位分类、分级聘任管理体系,进一步激发教学科研人员的活力与创造力。积极与自治区人社等部门协调,调整学校各层次专业人员的结构比例,努力创造条件,让具有教授、副教授资格,又符合相应岗位履职条件的教师,能够按已评职称岗位履职。加大人才培育力度,认真做好各类人才和师资的在职培养与培训工作,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全校教师有185名在读博士。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支持教师开展国际、国内访学活动,着力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先后已有600余名教师参加各类学习和国内外培训。

    坚持分类评价,抓好职称制度改革。出台《高教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实施人文社科、理工农科和音体美分类评价评审,客观、准确、公平地对不同学科人才进行业绩评价。针对取得特别突出业绩成果的高水平优秀人才,规定可不受评审时间、资历年限、基本条件等条框限制,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评”。突出师德评价,将师德规范相关要求写入基本申报条件,实施“师德师风”和“学术不端”一票否决制。实行标志性成果导向,不唯论文数量,注重成果质量;不唯教学工作量,注重教学效果。加强与自治区人才政策的衔接,规定新进博士定职后可凭业绩成果直接申报副教授,并在特殊评审条件中为新进人员预留“绿色通道”。

    坚持校企合作,抓好教师能力提升。围绕自治区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发展,通过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建立“双导师互聘计划”和“双师型教师实践锻炼计划”等项目。选派学校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赴企业担任“技术顾问”,从行业企业聘请优秀企业家、研发及高技能人才到学校担任“特聘教授”、名誉院长和硕士生导师等,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合作。探索实行新进博士编制在学校、工作在企业,强化科学与技术的对接、学术与产业的对接、企业与学校的对接、学习与实践的对接。组织200余名学校中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赴企事业单位开展不少于3个月的实践锻炼,不断提高中青年教师双师双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信息来源:教育部网站 20191014

     

    兰州理工大学:百年老校结出“双创”硕果

    在甘肃民间,有许多受群众喜爱的传统手工艺,可兰州理工大学学生杨文瑾下乡调研时却发现,很多手艺人缺乏产品意识,没能让手工艺品变成产品走出乡村、给农民带来现实收益,只在农村小范围流传。长此以往,很多手工艺面临失传危险。

     “一定要想办法把老祖宗的手艺传下去。”在下乡调研中,杨文瑾常会听到农村老人这样的叮嘱。这个从农村走出去的女孩觉得,“应该做点什么”。

     “借助互联网,为手艺人写故事,为乡村手艺做设计,让手工艺品成为网红产品,让手艺人成为大明星。”反复调研后,学习工业设计的杨文瑾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两年前,杨文瑾和志同道合的5个小伙伴一起创业成立文化传媒科技公司,开始手工艺品设计开发制作及销售。公司成立以来,她们经常深入乡村,将甘肃地方特色手工艺品进行包装设计,开发出掐丝、纪念书签等10余种成熟的文创产品,在互联网上大卖。

    在杨文瑾团队的帮助下,这些手工艺品成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希望。在平凉市静宁县曹务镇,荷包李奶奶、掐丝张大姐、藤编刘大婶都成了四里八乡知名的巧手人,曹务镇也成了脱贫致富的典范。

    有着百年历史的兰州理工大学,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示范高校、甘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为更好引导和服务大学生“双创”,这所以工科见长的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开创了“专创融合”“思创融合”等路子,构建了“一体两翼”的实践核心能力培养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兰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专门设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设置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双创基础知识课,采用“理论课+企业家论坛+双创大讲堂的方式,为大学生打开认识创新创业的一扇窗。

    在抓好理工科专业教育的同时,兰州理工大学还支持各专业开设创新课程,由15个人组成一个班,进行研讨式授课。常规专业导论更偏向基础,我们则增加了专业前沿和最新展望,让学生知道专业的前景和价值所在。兰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冯辉霞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校有280多门基于学科专业的专创融合创新课程,每年还根据学科专业发展进行动态调整。

    从事科学研究是工科创新的关键,兰州理工大学将所有实验平台向在校生开放,还设置了5级的科研创新训练计划,从查找文献资料起步,进行科学研究的系统训练,学生可自主从事创新科学试验。

    该校红柳创客梦工厂是专门打造的基于专创融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工厂设有大学生创新创业路演大厅、基于专业的创新中心等空间。“发挥工大专业特色,让专业学习和创新创业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冯辉霞说,在专创融合思路引领下,兰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丰硕,在甘肃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该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甘肃高校中名列前茅。

    在注重专创融合的同时,兰州理工大学还将思政教育和双创紧密结合,通过“思创”融合引领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在近年来该校承办的甘肃省“互联网+”双创大赛中,专门设立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重点培育关注乡村、支援农村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项目。

    从大一开始,来自江苏连云港、就读于自动化专业的刘轩诚就参加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培育。大二期间,他跟随学校扶贫帮扶队老师来到甘肃省贫困程度最深的东乡县农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深度调研。

    东乡农村山大沟深,传统输电代价大且容易出问题。为此,刘轩诚和团队考虑立足当地实际和自身专业,决定利用富集的太阳能和风能,在农村推广风光互补混合电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绿色发电,服务农牧产业发展,助力脱贫致富。

    目前,刘轩诚团队的10千瓦风光发电设备已在马阴村的村支部、医院及部分养殖大户安装运营。下一步,他们打算和校友企业合作,由团队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将企业获利分出一部分用于进一步推广风光电项目,争取让马阴村的所有农民都用上清洁、经济的风光电

    这个暑假,他又去了一趟甘肃东乡县马阴村,去检修和维护在这里推进的项目。“只有走下去,深入一线的生产生活,才能切实地了解基层的需求,让所学更好服务基层百姓。”刘轩诚说。

    在兰州理工大学,近年来,有一大批学子发挥所学,带着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来到了基层一线,给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为乡村振兴和发展注入了科技动能。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1014

     

    延安大学多举措构建心理育人模式提升育人成效

    近年来,延安大学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理性平和健康心态,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育人成效显著。

    健全制度机制,夯实育人保障体系。该校已构建了较为完善、健全的校、院、班级、宿舍四级网络监测体系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先后出台《延安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学工部关于建立处级干部和心理咨询教师联系学院工作制度的通知》等多个文件。以制度为保障,进一步推进了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建设。

    拓展育人资源,全方位搭建学生成长平台。一是积极开展日常咨询、心理排查等工作,及时疏导师生困惑。该校不断健全心理咨询工作制度,使心理咨询工作不仅符合科学、专业的心理咨询操作,也充分发挥了咨询服务学生的专业功能。除了新生入学以及特殊时期的定期心理排查外,该校实行心理健康状况月月报告责任制。二级院系每月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报表》的形式将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报心理咨询中心,做到早关注、早发现、早介入,实施常态化心理健康危机排查。二是通过朋辈带动,助推学生队伍建设。该校注重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效应,目前有朋辈辅导志愿者、心理健康协会、青春健康同伴社等3个全校性学生心理健康社团,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以优秀舍长、心理委员为典型宣传,积极增强模范示范作用,以榜样力量激励更多的舍长、心理委员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二级院系成立相应的心理社团组织,形成较为完备的学生心理同辈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主管理作用。三是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季,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影响。该校325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季启动仪式以来,在历时4个月的时间里,校院两级共举办了100多场主题活动。内容包括专题讲座15场,涉及学业、职业规划、人际关系、压力应对等;主题班会45场、团体心理辅导50场、观看心理影片20次、辅导员心理沙龙1场;发放心理健康教育手册2000余人次;先后开展了心理摄影、心理征文大赛、最美心理委员评选、“5·25”大型户外心理体验、心理剧晚会等活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季是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关注自我、实现身心协调健康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理性平和健康心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四是拓展途径,积极营造和谐校园氛围。该校精心构筑宣传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视台、广播、网络、报纸、橱窗等渠道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定期在橱窗展示心理健康知识专题,制作《心理导航报》,在学生活动中心赏析心理影片等,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编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册》(教师版)和《心理健康知多少》(学生版),分别发放到辅导员和每个学生寝室,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增强亲和力和吸引力;精心构筑教育平台,加强课程建设。该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人生等必修公共课,并引进线上心理微课,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体系和过程中,对本科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率达到100%

    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能。一是该校每年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该校在新校区建设中,先后投资100多万,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软件和硬件的建设,建成了个体咨询室、行为观察室、团体辅导室、沙盘室、发泄室、放松室等11个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场所,面积达到了400多平方米。二是不断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训。该校每年选派专兼职心理教师参与心理咨询培训,每年达到60人次,保证了每位专兼职教师有机会外出学习、交流,该校持续加大队伍提升、交流培训等工作的投入,已形成了一支专业素质硬,业务能力强的专业的、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延安大学领导非常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中,并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协同推进,多举措构建心理育人模式,为大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信息来源:延安大学 2019109

     

    浙江理工大学: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

    柴房书屋里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到抗日救亡的革命音乐家任光,从嘉兴南湖党的一大到杭州望湖宾馆(原国民党浙江陆军监狱)的前世今生……国庆节前夕,在浙江理工大学大会堂里,一系列献礼共和国70华诞,展现英雄模范事迹的红色故事会持续开讲。

    借着红色故事会的东风,浙江理工大学也为现场观看演出的近千名师生打造了一堂生动的思政教育课。

    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有着120多年办学历史的百年老校,一直流淌着红色文化的基因,先后培养了吴先清、夏衍、黄廷鑫等革命先烈。而今,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学校紧扣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挖掘弘扬传统文化资源,探索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使之成为思政课教学的源头活水。

    红色故事启迪人心

    这个话剧是我们浙江理工大学原创的,前后整整排演了好几个月。为了演好角色,我反复琢磨,阅读了大量资料。在这之前,我从来不知道望湖宾馆的旧址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当我亲身投入到这场演出当中去,才真正体会到那个年代,革命者视死如归的信仰。这给我的心灵震撼和精神洗礼,绝对不是空话和套话。微话剧《望湖宾馆的红色记忆》的主演、该校大学生陶子煜深有感触,将红色故事讲出来、演出来,让红色故事从书本上走出来,真正直击了年轻人的心灵。

    的确,对于没有经历过革命炮火的新时代年轻人,红色所蕴含意义往往略显抽象、空洞。而红色故事会”“红色歌剧进校园则生动诠释了红色的丰富内涵。

    红色故事会上,浙江理工大学以杭州人熟悉的望湖宾馆、校场路、小车桥公交站展开,讲述了望湖宾馆不为人知的红色记忆,展示了虎胆英雄裘古怀,浙江早期党组织的卓越领导人、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徐英等革命者的真实斗争事迹。

    台上台下,同频共振。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二学生张可盈在观看演出时数次落泪:看完故事会,我的胸口仿佛被重重敲了一记,这些先辈的故事都发生在浙江大地,发生在我的身边。让我懂得,人类精神的每一次解放,人类价值观的每一次进步,无不是伴随激烈的斗争和革命,以生命和鲜血的代价换来的。

    记者了解到,用经典的红色艺术感染化育人,这个传统在浙江理工大学由来已久。十多年前,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国家一级演员金永玲就已将她的原创代表作红色歌剧三部曲——《江姐》《洪湖赤卫队》《祝福》带进校园。

    数年来,金永玲坚持红色歌剧推广计划高校百场巡演活动,已为大学生演出近900场,观展人次达到上百万。

    艺术教育绝不是大学教育的装饰,要通过艺术教育特别是红色经典艺术教育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重温红色经典,感受那段苦难历史的同时也能促人反思,更能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金永玲说。

    红色基地遍地开花

    新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卫雅侨有了一个新身份——浙江理工大学红色文化讲习馆讲解员。

    依托该校申报的全国首个红色文化研究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今年9月,学校成立了浙江省高校首家红色文化讲习馆”(简称红馆)。红馆集陈展、教学、阅读、研习于一体,较全面地呈现了我国红色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内涵体系。

    我们光讲稿就有60多页纸,几万字。在协助老师整理资料时,我不但对红色文化有了更全面系统的了解,也让我不断思考,如何把红色文化讲好,阐释好,用红色精神去感染鼓舞更多人。从资料收集开始,卫雅侨和她的同学几乎全程参与了红馆的筹建。

    除了校内的红色基地,浙理工还深入研究红色文化,与桐庐、临安、永嘉、德清等各县市合作共建红色实践基地。浙江现代革命历史文化研究基地、浙江省高校思政课省级实践教学基地、浙南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在学校的推动下,一个个教学基地相继落成,逐步形成了全省范围内的红色文化教学基地群落。

    红色基地作为思政理论课堂的延伸,把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回答并解决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理论热点、难点和现实问题,是学生了解国情省情和社情民意的有效渠道,也是研究发掘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渠长根说。

    记者获悉,近年来,浙江理工大学还以红色文化节为契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结合专业特长的实践活动。

    我的国,我的家”“手绘浙江省廉政文化地图”“红色景点地图”“捧在手心的红色模型”……一系列围绕红色主题的思政精品项目,发动大学生们将红色元素巧妙地融入专业课程实践中,不仅启发了学生对历史、对红色文化的深入思考,也让学生们得以发挥特长,学以致用,学有所成。

    浙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吴锋民说:红色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宝藏。它传承的是中华民族在民族危亡之际奋起抗争的共同记忆,反映的是人类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学校要把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开展思政课教育的生动教材,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蕴含的宝贵的精神价值,不断完善红色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创新思政课教育方式,让红色文化成为校园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信息来源:人民网 20191010

     

    东华大学“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匹配模式助力毕业生精准就业

    东华大学立足做好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不断完善信息服务机制,建设信息服务系统,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水平,发挥大数据价值和作用,精准智能匹配毕业生需要与就业岗位需求,推进毕业生就业服务智能化、精准化、品牌化、同步化,推动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

    推进智能化服务。升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对学生求职需求和用人单位招聘要求进行匹配,借助动态参数调整、实时数据分析和关键字段抓取,为求职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建议;为求职学生开放30秒可视化自我介绍视频功能,增加双方成功匹配、达成意向几率;做好学生择业和单位选才的并轨链接,实现前端测评精准覆盖、过程管理精准追踪、终端输出精准匹配。集成用人单位校园宣讲招聘系统和学生就业综合服务管理系统,积极推进大型招聘会网上报名服务平台建设,更好发挥大型招聘会在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选才方面的重要作用。

    实现精准化服务。深入挖掘学生就业创业信息数据,在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增设生涯测评系统、咨询预约系统、活动报名系统等板块,采集学生参与测评、咨询、活动的数据,建立毕业生求职需求和用人单位选才需求数据库,为人才培养和就业创业指导提供精准化数据支撑。实行本校学生刷卡参与就业招聘会、宣讲会等,分析学生参与情况,提升就业创业服务的精准性。结合学生生源地、就业摸底、签约情况等各类数据的比对分析,掌握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实现就业创业数据对招生、培养的动态反馈,构建学校就业创业与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创业水平。

    打造品牌化服务。设计卡通形象“东小牛”作为“就业宣传员”,在“东华就业”微信公众号平台建立包括《小牛发布》《小牛百科》《小牛用典》《小牛普法》《小牛指路》等10余个专题栏目,内容涉及生涯指导、基层就业、国际组织实习等方面,如《小牛发布》定期推出最新就业资讯,《小牛用典》通过解析经典故事传递就业正能量,《小牛普法》为师生普及就业相关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创业观念,营造诚信弘毅,尚实创新就业文化氛围,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加强同步化服务。发挥“互联网+”同步优势,在就业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指上东华就业模块,实现微信公众号平台与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功能同步,并在移动端高效、精准、快速推送就业创业信息。结合学生需求和新媒体传播特点,在内容生产、图文排版和后期制作等方面进行升级,提高用户参与度。截至目前,微信公众号平台关注人数达到2.7万余人,与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同步更新招聘信息3344条、宣讲会信息475条、各类通知100余条,累计浏览量达94万余次。

    信息来源:教育部网站 20191010

     

    安徽师范大学:打造“新、亲、活”思政课

    9月底,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中国敬业奉献好人的安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路丙辉,带领学生完成了《我们中国人》系列节目第一期的录制。他从中国好人榜里遴选出30位当代大学生的同龄人,将他们真实鲜活的奋斗故事,在丙辉漫谈网络版上生动阐释,引起大学生们的真切共鸣,得到广泛好评。

    安徽师范大学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打造“新、亲、活”思政课,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让思政课“新”起来。安师大用好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等平台,将理论和实践成果融入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师融入“慕课”“易班”“校园全媒体中心”等网络思政平台建设,加强教学内容更新、方法创新,提高了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让思政课“亲”起来。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有品德的人讲品德,学生才能亲其师学其道、爱其师信其道。该校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要求,加强师德教育,在主题教育中依托党支部主题党日、教研室学术交流等开展党史、新中国史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爱国情怀、历史担当。发挥路丙辉等骨干教师作用,举办“开学第一课——党的初心使命”全省高校(皖南片)专题思政示范课等系列宣讲活动。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希针对大一新生,专门设计了课堂秀环节,将讲台交给学生,围绕我来大学做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挑战我的拖延症”“如何看待佛系青年”等和大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话题进行讨论,与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等内容有机结合,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爱国情怀。

    让思政课“活”起来,大力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该校组织师生集中收看收听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盛况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举办我和我的祖国教职工合唱比赛、不忘初心、礼赞祖国专场音乐会,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党日、团日、升旗仪式、快闪、网络知识竞赛、成人典礼等活动,激励学生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 201910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五融入”持续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建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实践育人体系建设,通过连续多年开展理论宣讲、科技支农、文化宣传、教育帮扶、环境保护、社会调研、扶贫济困等实践服务,将其融入思想引领、融入国家战略、融入社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融入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农人”。 

    融入思想引领。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社会实践全过程,实践项目注重结合理论学习、政策宣讲,形成了以宣传党的最新理论知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系列实践活动。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项活动,组建实践队伍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接受思想洗礼,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用创新创业的生动实践汇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红色寻访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引导我校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汲取精神力量。结合“青年大学习”行动要求,在理论社团和青马班学员中招募宣讲员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广泛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面对面宣讲交流,积极宣传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融入国家战略。始终聚焦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紧扣时代主题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组织大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实地开展社会调查与服务活动,组建364支学生团队赴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等七省364个县(区)开展西部乡村调查活动,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开展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专项活动,组建留学生实践团队,开展从荒漠到森林感知中国实践活动;组建团队前往中亚、非洲开展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国家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资源开发、经贸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态保护、海上合作等领域推进的重点项目与重要成果,引导青年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融入社会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依托学校的人才资源和专业特长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促进科学和技术的双向转化。组建了由专家博士组成的支农博士团,涵盖了蔬菜栽培生理生态技术、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产业规划、葡萄酒酿造技术等领域,助力地方脱贫攻坚建设。组建了秦岭青年使者博士团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使中峰养殖、山茱萸、猪苓种植、环保节柴灶技术等得以推广和应用。开展“青春助力脱贫攻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到农村、下基层,实地开展社会调研活动,近年来,先后组建了377支团队4200余名师生,深入全国20多个地(市)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当地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情况,重点围绕人才扶贫、教育扶贫、技术扶贫、产业扶贫和城乡手拉手等五条主线,突出扶志、扶智、扶技,开展扶贫攻坚系列实践活动。 

    融入人才培养。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强化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结合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围绕学校试验示范基地及野外台站、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观察、调研、体验、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探索以社会实践为主要载体的协同育人机制,从各学院征集教师调研选题,分别组建校级调研类团队,通过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的形式接受科研训练,以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内涵,为教师科学研究服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相关部署,深入开展创业体验、创业实训、就业见习等活动,通过组织学生暑期开展创新成果推广、企事业单位见习等活动,加深对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展趋势等,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融入文化传承。将传统文化宣讲、展示、表演和社会实践相融合,培养学生关注民族文化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向全社会倡导保护传统文化的理念。近年来,赴千阳布虎艺术调研队,了解布虎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赴云南哈尼族农户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适应能力调研服务队开展少数民族社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调查;赴陕西凤翔泥塑调研服务队零距离接触凤翔泥塑文化,深入地认识凤翔泥塑的一系列问题,感受到了传承保护凤翔泥塑特色文化的行动刻不容缓;赴四川省丝路文化、长征精神调研服务队前往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开展了“品味蜀绣,思悟丝路文化”主题活动。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9918

     

    临沂大学依托“沂蒙精神”涵养创新创业教育

    临沂大学把沂蒙精神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创新创业教育置于大学生教育体系,把沂蒙精神特质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依托区域商贸物流等产业优势,构建“城·产·教”融合发展机制,全力打造全国知名区域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型大学。

    顶层设计 让沂蒙精神浸润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

    临沂大学不断探索把沂蒙精神融入学校的教学育人体系,探索实践“用政治理论教化人、用文艺作品感染人、用校园文化熏陶人、用文化场馆引导人、用科学研究提升人”的系统化沂蒙精神育人体系,倾力培养“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的临大学子,为他们创新创业打下良好人才素养基础。

    学校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创新创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制定专业培养方案,重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纳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按照“产出导向”理念,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职业需求,形成“三阶段四类型”培养方案,每个专业设置2—4个专业方向进行分流培养。

    学校修订培养方案,明确规定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安排10学分的创新创业类必修课程,规定创新创业通识必修课2学分、创新创业通识选修课4学分、创新创业实践4学分,形成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学分转换制度。

    精心培育 激发开拓奋进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

    2011年起,临沂大学开发开设具有本土特色的通识必修课《沂蒙文化与沂蒙精神》,让学生传承沂蒙人民爱党爱军的优良传统和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开拓奋进精神和创新意识。

    临沂大学探索实施教师“双百计划”,近两年共选派百余名骨干教师进基层挂职锻炼,从政府部门、规模企业聘请百名人才来担任兼职教授。重视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将教师到企事业兼职、挂职锻炼纳入考核,三年内组织170余次师资培训。形成了校内校外、学界业界、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全校融入了创新创业内容的专业课程有630多门、创新创业课程案例库16个。目前已自主建设140余门在线开放课程,在线选课学校累计超过670多所,选课学生12万余人。截至目前,建成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629门,出版创新创业类教材22部,5门创新创业类课程在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线。

    学科竞赛 夯实创新实践能力基础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实施“1381”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将实验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融合,在教学中贯彻'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练'的理念,支持广大学子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近两年,学校参加学科竞赛人数、获奖层次和获奖数量连续实现突破,每年参加的各级各类赛事近200项,参赛人数达1.2万人次以上,获得各类奖项超过2300项,其中国家级、省级奖励110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赛事中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等赛事中取得重大进展,展示了学校在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4-2018年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临沂大学位列第280位。

    近三年,该校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共先后获得省级二等奖、国家级三等奖以上奖励2355项。其中全国互联网+”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等国家级奖项749项;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齐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山东省大学生无人机大赛等省级奖项1606项,学生一万多人次参与到各类竞赛中来,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科技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和创业潜力项目。学校自2012年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以来,每年立项校级项目200项左右,近三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28项,参与学生逐年增加。

    彰显特色 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丰硕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公布有关企业支持的2018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的函》(教高司函〔201912号),临沂大学获批立项38项,涵盖新工科建设、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创业联合基金等六种类型。

    临沂大学积极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建有山东商贸物流研究院、沂蒙文化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机构,获批物流管理等5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有校企合作专业23个。学校先后获得国家发改委授予产教融合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创业促进会创业培训基地、山东省校企合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信息来源: 山东省教育厅 2019109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构建大思政,育人细无声

    “洮河诉说着,诉说着红色的故事;莎姆跳动着,跳动着亘古的脉搏……”不久以前,古朴的卓尼民歌在羲皇故里天水唱响,这是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精心打造的民族歌剧《红色卓尼》首次走向全省舞台。

    “以前从没接触过,来到甘南,加入《红色卓尼》剧组,才有机会了解这段动人的红色往事。”王欢是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舞蹈专业的学生,加入《红色卓尼》剧组后,她多次深入红色旧址,了解历史故事,在舞台上生动再现历史。

    坐落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的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近年来积极挖掘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立德树人,构建大学生思政大格局。

    红色基因代代传

    歌剧《红色卓尼》讲述了80年前,红军长征经过甘南卓尼境内,卓尼土司开仓放粮营救工农红军的故事。通过大量搜集资料、走访故地故人,王欢对卓尼土司的红色故事有了更多了解。要珍惜大好时光,刻苦钻研专业本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说。

     “红色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魂,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将激励全校师生继承先烈革命意志,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士钰介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积极挖掘周边地域红色革命文化,以爱国主义基地建设为抓手,每年组织师生党员到俄界会议、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卓尼土司历史陈列馆、苏维埃政府旧址、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

    除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该校还立足民族高校实际,注重中华民族传统一体多元化教育。学校建设了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课程,设置文学与艺术、社会与历史、数学与科学、政治与经济、语言与能力等5个模块的课程,强化国家认同和主体文化认同。

    该校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培养家国情怀。每年有一大批学子参与社会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农牧村、中小学、社区、企业,将自己所学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服务学生成长,育人细无声

     “进驻书院以来,西藏的学生学会了安多方言,南方少数民族学生也知道了北方民族的风俗习惯。”

    该校探索书院制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实行书院院长负责制、导师制和导生制,实现“专业教育学院制,生活教育书院制”,营造不同专业、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同一个楼宇(社区)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活动的育人环境。自2013年第一所书院成立以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10个系7000多名学生相继进驻书院学习生活。

    加强学生自律,推进学生自治是该校书院管理的一大特色。书院设分团委、学生分会和学生自律委员会,负责、管理书院团学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每个入住书院的院系选配一名专职辅导员入住公寓,负责书院内本系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并指导团学工作和社团活动。书院还成立学生党员活动小组,以党员寝室为示范,向全部寝室深入推进,形成良好的学生宿舍卫生、安全、进取和自律的文明氛围。

    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也是书院创新之举。书院建立读书小组,由导师确定读书主题、阅读书目和读书计划,读书内容以中国文化经典选读、经典名曲欣赏、经典名画欣赏等为主,学生自由报名参加,定期导读和举办读书沙龙,学期末进行总结和讲评,成绩合格的学生可获得相应学分。

    “这有效释放了学生个性发展空间,实现了多元文化、各学科门类兼容并蓄、共同发展。同时,在书院管理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注重大学生思想引领,为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打下了坚实基础。”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学生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还积极打造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校园育人环境,先后建成“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大型民族团结浮雕景观墙、民族团结园区、民族风格亭台走廊及楼宇以及民族工艺传习馆、民族传统体育训练馆等。该校设置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形成了“民族团结、薪火相传”文艺汇演、少数民族服饰展、各民族“共创中华‘和谐杯’知识竞赛”等一批彰显民族文化特色品牌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

    科学生活观引领校园新风尚

     “民族地区的学生多、农村牧区的学生多、社会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多、不适应现代文明生活和城市集体生活的学生多。”如何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该校教书育人的重要方面。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专门提出对学生进行科学生活观教育的概念,旨在通过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朴素的生活习惯、友爱的生活风尚、严明的生活纪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现代文明生活的能力,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将科学生活观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该校制定了《大学生科学生活观教育指导方案》《大学生科学生活观践行细则》,从大学生个人礼仪、公共礼仪、个人道德、社会公德、他人和自身安全行为等方面规定了科学生活观教育的内容以及奖励与惩戒举措。

    围绕科学生活观教育,该校还在第二课堂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通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大型经典诗文诵读会等活动,传承民族文化,营造书香氛围。

    自科学生活观教育实施以来,校园悄然发生着变化。“铺张浪费的人少了,违规违纪的人少了,文明礼貌的人多了,团结友善的人多了……”围绕立德树人核心,构建大思政格局,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思政育人细无声,重塑着大学生的精神面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杨卓玛说,办学30多年来,该校已经培养了两万余名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作出贡献的合格人才。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109

         
版权所有:河北大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与教师发展中心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 邮编:071002 冀ICP备05007415号 保公备130603100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