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教研动态
教研通讯
通知公告 更多>>
关于举办河北大学2020年度第一期
关于组织马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参加
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度“名师面对
关于开展河北大学2020年度教学沙
2019-2020学年春学期校院两
关于“河北大学教师发展”微信公众号
关于开展“线上教学沙龙”的通知
关于开展2019-2020学年春学
 
教研动态  
    【教研动态】总第135期
    添加时间 2019/12/16 16:39:24  浏览次数 1442 次

    教改教研动态

    主办:河北大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心       总第135 2019年第10

    编辑:梁燕莹  审校:梅玉明 马宁华        20191216日编发

     


    本期要目:

    1.天津大学推出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方案 为培养未来人才画出路线图

    2.北工大:巧做课程加法让专业课飘出思政味

    3.东华大学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陕西师范大学实施“五项计划”建强做优教师教育

    5.南昌大学打造数字化平台 着力构建立体思政课堂体系

    6.苏州大学:课堂改革让学生真学真懂真用

    7.扬州大学:围绕“后勤课堂”构建劳育新生态

    8.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9.青海大学:让学生深度融入创新创业之中

    10.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创新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11.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四位一体打造应用型本科教育

    12.绍兴文理学院: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

     

    天津大学推出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方案 为培养未来人才画出路线图

    “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能否培养出应对未来挑战的人才?”在天津大学日前举行的“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开幕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发出了对当下大学人才培养的拷问。

    在他看来,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抓紧解决的关键性、基础性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作为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之一的天津大学,率先推出了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方案。

    此次改革方案最大的特点是,学校各项工作全部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重构顶层设计,建立与之配套的“一揽子”政策,将育人目标细化到每名教师的岗位手册上,为人才培养画出可操作、可量化的路线图。

    我国是世界第一教育大国,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大而不强”的现象始终存在。从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看,中国仅排在第45位。

    天津大学通过调研走访发现,重科研轻教学、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率不高、教师教学积极性不够、全员育人意识不强等问题普遍存在。这让他们开始反思:现有的制度并未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在教学模式上,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缺价值塑造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培养还考虑得不够,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形式上,项目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还没有广泛运用,未能真正实现从“教”向“学”的转变。在质量保障上,学生培养评价标准较为单一,领导责任落实不到位,资源配置不够精准和优化,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尚未形成,校院两级的活力未得到充分激发。

    金东寒认为,面对未来世界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必须要从终身教育的视角重新审视人才培养工作,“我们到底应该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怎么改良我们的教学生态?这些问题必须想明白、弄清楚。”

    此前,学校在教学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天大的使命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但“什么叫家国情怀?什么叫全球视野?怎么做才叫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金东寒追问了一连串问题,他认为,以往在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方面花的力气不够,造成培养方案无法有效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举措不够具体,也没有落实到全员的岗位责任上,“每一项都必须有相应的观测指标、评估方法、培养载体及培养活动。”

    为了向外界说明这次改革方案,金东寒用建造房子的“四梁八柱”做了个形象的比喻。“三全”和“五育”分别是地基和屋顶,“四梁”是培养“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目标,“八柱”是德育铸魂计划、智育固本计划、体育强健计划、美育浸润计划、劳动教育淬炼计划等一系列攻坚计划。

    改革最大的特色在于,再造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该校将通过落实管理责任、优化培养过程、保障资源配置、建立测量、分析、改进系统,设计科学的测量指标和分析方法,运用PDCA循环,让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各项举措落地生根。

    “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在逻辑是,只有控制过程,才能控制结果。”金东寒强调,优秀的人才不是考出来的,而是精心培养出来的,就如同优质的产品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设计、制造出来的一样。

    “贯通”与“融合”是改革中一以贯之的关键词,学校强调要把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当中,“让以工科见长的学生,兼具人文素养。”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说,改革就是要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是立德树人的关键。为了充分激发教师投身教学的热情,引导教师回归课堂,该校将通过改革评价方法,以破“五唯”为重点,完善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三位一体”的评教考核体系。对不同学科专业、岗位类别的教师进行分类评价,将“教学效果”的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聘任、职务评聘、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充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重塑教育教学的新生态。

    同时,学校将以“岗位说明书”的形式明确各工作岗位的育人职责,将《天津大学师德公约》要求融入岗位职责中,出台岗位“工作行为规范”和“负面清单”;从招生、入学、培养到毕业,对学生实现全环节、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同时抓住学生成长中的关键环节,分层次、分阶段教育;营造全方位育人环境,从线上线下的空间维度,营造“一草一木皆育人”的环境氛围。

    “立德树人是我国高校思考、谋划和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逻辑起点,也是必须牢牢把握、须臾不可动摇的正确方向。”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表示,这一次就是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中。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122

     

    北工大:巧做课程加法让专业课飘出思政味

    今年,被外媒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在北京工业大学的教室里,土木工程概论课上李振宝教授正有声有色地讲着这项超级工程,让学生们感到兴奋自豪的是,学院的教授们参与到了这项伟大的工程中。我们的科研团队通过理论、模拟、试验、监测相互印证的方法,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中央大厅屋顶钢结构进行安全性评价,有力地证明了整个中央大厅屋顶钢结构的稳定性能和抗震性能足够满足高烈度的抗震设防要求。李振宝教授娓娓道来。

    听了这节课,我收获很大,原来我们学习的这些看似枯燥的知识能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这么大的贡献,我觉得学起来更有劲头了。学生郑泓宇兴奋地说。

    土木工程概论作为专业的入门课程,李振宝教授结合参与这项工程的亲身经历,和学生们共同探讨作为土木人的理想和追求,鼓励他们建立起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会标注在地图上的专业认同感。

    李振宝教授的课堂正是北工大建工学院正在构建的“1+2+N”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的一方面探索。

    “1”就是超级工程,学院聚焦土木工程学科前沿,深挖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蕴含的尖端科技与创新精神、艰辛历程与奉献精神。结合学院老师们参与国家及京津冀地区重大工程建设的亲身经历,如京雄高速装配式高架桥、北京长安街西延线新首钢大桥、南海岛礁低能耗建筑落地示范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重大工程绿色建造、防灾减灾及智慧管理提供的关键技术支持,凝练出土木工程学科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和特色。

    “2”就是新生研讨课土木工程概论这两门课,使大一大二的学生对专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启发专业兴趣,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李振宝教授讲授的就是这类课程。

     “N”就是学科群核心课程。陈超教授主讲的空调与通风工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骨干专业理论课,通常在大三的第二学期开设。这门课与国家积极推行的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技术、低碳环保国策紧密关联。陈超教授在向学生讲解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与国家的重大需求、可持续发展以及重大工程案例相结合,这种浸润式教育使学生们对学习的目的、肩负的使命以及国家的重托都有更深的认同。

    彭凌云教授主讲的课程是大四学期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国的高层建筑数量只用了短短几十年时间就赶超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连续24年高层建筑数量全球占比超过50%,多项技术已输出到世界各地,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展现我们制度的优势。把这点讲清楚,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思政元素就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了。彭凌云教授这样的授课方法和内容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

    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学院不断完善《土木工程学科思政元素库》,让老师们可以从重大工程案例、大师人物、工程伦理三个方面挖掘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其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深入分析典型思政元素的适用课程、讲授方法、融入方案,形成可供推广使用的《土木工程学科思政元素库》。同时,学院还设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项目,鼓励教师主动思考、设计在专业课中如何将价值导向与知识导向相融合。

    不仅是一线教师,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系主任、所长带头先走一步,积极承担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建设工作,成立学校首个课程思政工作室,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思政课堂建设、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案例设计、课程交流研讨、精品课程创建等活动,为教师思政课堂建设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学院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

    作为教师,就要守教书初心,担育人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院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人才的主要任务。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建工学院以微党课和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为抓手,将课程思政建设落细、落小、落实,不断探索学科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之路,使思政课课程思政如春在花、如盐在水,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让德育与智育相统一,更好地推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学校持续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将主题教育与学校正在开展的第六次教育教学大讨论相结合,秉承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以一流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为契机,全力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同向同行。北工大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一方面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学校颁布了《北京工业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在尊重课程内容安排的前提下,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将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努力做到每一节课都是学校给予学生的精神食粮,每门课都应该体现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在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同时,也为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政教育进行科学引导和全力支持。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91216

     

    东华大学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东华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着力涵养学生“美丽心灵”,努力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

    面向学生成长,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新格局”。出台《关于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围绕“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研究挖掘”,构建文化育人联动体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学生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在人文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研究课题中单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研究专项课题,鼓励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工作管理人员深入开展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提供有力支撑。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牌项目和文化育人专项,组织开展“弘扬国粹经典,戏曲浸润人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等项目,挖掘戏曲文艺内涵,引导学生肩负起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发挥新媒体优势,如“微微静听”网络文化工作室发表《也谈苏东坡》等优秀博文,用学生喜爱的网言网语引导学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立足学科优势,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新特色”。结合专业学科特色,组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举办“纺古经韵”文化节、“唐风古韵·锦绣纺织”十字绣作品展、扎染印花传统纺织工艺体验活动、“70年变迁,纺织服饰之美中国服饰演变专题讲座等,促进学生领略传统纺织魅力,营造浓厚氛围。把握时代脉搏,依托易班网络平台,推出化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微课堂,探索化学中传统文化要素,通过发掘染整工艺、陶瓷文化、冶金、本草医药、四大发明等传统工艺魅力,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文化辉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实践,开展“中国非遗研培计划”,每年组织学生与云南、贵州等地的非遗传承人结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切身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导学生通过采访、现场实地调研等形式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激发学生弘扬传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笃学尚行,打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载体”。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和创造性转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实践育人中,拓展育人平台和载体,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基层,让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每年组织数十支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各地发掘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小脚丫筑梦实践团”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展寻访遗产传承人、民间传统艺术家活动,将黄梅戏、八极拳、羌笛、蒙古长调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进校园,开展“追寻沪剧经典、传承上海戏曲”实践项目,深入挖掘沪语、沪剧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学唱沪剧、体验沪剧文化,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春节民俗文化介绍、中秋节送温暖、重阳节感恩、“二十四节气”等线上系列主题活动,开展线上活动100余次,推出系列宣传帖600余篇,累计参与人数6万余人次。

    信息来源:教育部网站 20191129

     

    陕西师范大学实施“五项计划”建强做优教师教育

    陕西师范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教师教育办学特色,弘扬西部红烛精神,着力培养引领教育发展的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扛起西部教育大旗。

    实施教师教育学学科专业建设计划。把教育学、心理学作为一流学科优先建设,确保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高水平和发展性。设置“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优先推进学科教学论博士点建设,形成一批一流的学科教学论博士点;重点加强教育硕士、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建设,为教师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实施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培养计划。深入实施本科层次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招生录取环节,吸引优秀考生报考师范专业,建立更能体现学生意愿的师范生进入与退出机制。强化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树牢“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精神,提升师范生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师范生社会胜任力。公费师范生“东南学艺、西部扎根”,为西部义务教育学校培养素质全面、业务见长的本科层次教师。

    实施多元化研究生层次教师教育计划。深化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体制改革,强化教师教育理论、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改革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探索实施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3+1+X”培养模式和“4+2”培养模式。设置西部教育博士专项招生计划,贯通教育硕士与教育博士培养。发挥学校综合优势,为西部地区侧重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且专业突出、底蕴深厚的高素质教师。

    实施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支持计划。成立西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中心,开展西部乡村教师教育战略研究,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跨学科、开放式、高水平的战略研究高地。创建西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区,形成校、省、市、县四体联动共建机制。创新西部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系统开发培训课程资源,开展集中培训、网络研修、跟岗实践等混合式培训,提高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

    实施“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计划。建设教师教育慕课中心,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面向西部省区在线免费开放各学段、各学科教师培养的优质慕课,为一线教师提供可以实施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网络工作室,提升西部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建设西部基础教育资源库平台,推进西部省区基础教育的资源共建共享。建立西部教师教育大数据中心,为西部师范生培养和国家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和决策咨询。

    信息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20191210

     

    南昌大学打造数字化平台 着力构建立体思政课堂体系

    南昌大学认真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积极构建立体思政课堂体系,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

    创新讲授式教学,提高思政课堂实效。将课堂讲授作为构建立体课堂体系主体,要求思政理论课在结合教学目标的同时,融入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过程中,寻找课程知识点与相关红色文化资源的结合点,专门设计红色主题课堂,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全覆盖。创新课堂讲授模式,将思政课搬进学校“红色文化馆”,通过小班化、互动式、沉浸式教学,切实增强教学渗透力。每堂思政课紧扣一个红色主题,通过引导式教学、问题式构设、情景式呈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并适时加入研讨、辩论,着力让思政课堂“活”起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加强数字化教学,拓宽思政课堂维度。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将思政教学资源以图片、书籍、视频、音频等形式呈现,提升思政教学的趣味性和感染力。依托江西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红色资源予以数字化呈现,建设网上虚拟展馆,并同步配上讲解。利用VR技术,打造VR红色资源库,围绕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主线,生动展示中华民族近现代沧桑巨变中崛起的恢宏历程,打造以重走长征路等为主题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历史情景再现,切实增强学生现场体验感。

    探索交互式教学,丰富思政课堂载体。搭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借助在线互动平台和新媒体微信等,开发“思政云广播”平台,让思政教育不受地点和时间限制。在学校“红色文化馆”不定期举办红色电影展影周、红色图片文献展览周,组织开展红色主题、党史国史知识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认真体悟。改革传统纯纸质考试方式,适应“00学生特点,实行学习过程积分制和学习效果交互式考核,不断改进教学效果检验手段和方式。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课后测试和教学评估,收集学生学习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和应用,推动实现教学改革与创新。

     信息来源:教育部网站 20191128

     

    苏州大学:课堂改革让学生真学真懂真用

    日前,一场融合多学科背景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展示活动在苏州大学举行。课上,文学院老师从赏析杜甫名篇《兵车行》入手,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启发学生“伟大的人格才能出伟大的作品”;法学院老师播放开国大典历史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国际法上的国家”;音乐学院老师则与学生一同弹唱经典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瞬间点燃了现场的爱国热情……通过巧妙教学设计融思政元素于无形的课堂氛围,赢得了观摩专家和师生的一致好评。

    如何推动课堂革命为课堂教学挤“水”添“金”?近年来,苏大先后打造200余门高质量通识课、建设60门高水平全英文示范课、探索130余门专业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发了新生研讨课、高峰研讨课和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蹄疾步稳地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

    研讨课:帮助“考生”成为“学生”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钱家伟,入学两年多来已作为主要作者之一,在衰老研究领域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了两篇论文。他的科研灵感正是源于医学部王建荣、周泉生两位特聘教授的“新生研讨课”的启迪。“教授们充实生动的授课内容,让我认识到生命科学领域的无穷奥妙,也激发了我对走进实验室探究科学问题、解决医学难题的渴望。”介绍起这门课,钱家伟滔滔不绝。

    一门“新生研讨课”为何能给学生带来如此积极的改变?

    2013年,新生研讨课在苏大校园火热启动,一批院士、教授、名师走进课堂,通过小组展演、角色扮演、讨论辩论、田野采风等多元化形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

    在课堂研讨中,王建荣常常给出个“引子”,选题都是生命医学中的突出难点和百姓的关注重点。课上,学生围绕选题讨论辩论,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多角度的思考,而他只穿插点评最后才总结。在“教—学”的深度对话中,学生大胆表达,教师也尝到了授人以渔的乐趣。

    在苏大副校长蒋星红看来,帮助新生从“考生”真正转变为“学生”,由“被动地学”到“主动探究”,是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

    目前,学校已建设220门新生研讨课。在教务处开展的一份全校选课学生问卷调查中显示:近八成学生认为通过新生研讨课的学习,知识基础、思维训练得到充分拓宽,对今后的科学研究、专业规划和职业选择产生了积极影响。

    翻转课堂:让学生做“主”学习

    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智慧教室里,四周充满科技的屏幕,一张张可移动拼接的圆桌,学生自信地站起就课程知识一番演讲,讨论时还能把想法、疑问甚至建议化为弹幕,实时投影在教室前方屏幕上。这一切刷新了传统课堂的模样。

     “翻转课堂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做‘主’。”六年前,完成“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的课程录播后,授课教师张晨思考起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学更好地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他发现,在传统讲授形式下,学生课上光是记住课程知识点、人物观点不混淆已不易,相关知识拓展更难再要求。于是,经过酝酿,张晨将研讨式教学、过程化考核和自媒体平台融合,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

     “紧张!过瘾!”一学期的课程学习中,2016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穆维晨和小伙伴们把课堂学习延伸到专业书籍和网络学习,完成了从组建团队、现场调研到撰写报告等环节在内的研讨式学习全流程。她高兴地说,学习方式的转变让自己获得了上一门课、读多本书、结厚友谊、做真研究的多重收益。

    从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资源开放化到学习过程个性化,苏州大学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其中,借鉴“慕课”教学优势,建成校内网络进阶式课程20门,实现跨校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基于110门微课程项目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研讨式、参与式、交互式多项并举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去年10月,学校又与智慧树网共建姑苏课栈,开展利用信息技术拓展通识教育形式的创新尝试。在首次通识大讲堂的直播课堂上,围绕人工智能时代这一跨学科主题,各学院专家从技术、伦理、法律等方面跨界对话,精彩的内容让带着疑问、渴求答案的学生直呼:这样的课,听得太解渴了。

    双创教育:让所有学生触手可及

     “正是本科时期就能走进实验室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才使得我们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得以锻炼和提升。”在不久前落幕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卢神州教授、刘海老师指导的丝素蛋白微针经皮给药系统项目摘得国际赛道金奖。获奖团队中的五名学生成员都曾是纺院的学霸,谈及自己的科研历程,已在英国深造的毕业生殷祝平满是感激。

    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上,苏州大学蓄足了改革动力。一方面完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制度环境,降低学生双创“试错成本”;另一方面打通众创空间与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之间的管理壁垒,健全“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力争让创新创业教育在校园里触手可及。

    2011年开始,苏州大学就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理论与实务必修课,将生涯教育列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2017年,学校又新增14门创业指导特色课程,开设57门针对创业实务的专业必修课和跨专业选修课。

    老师们也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传媒学院胡明宇老师开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创新创业课程“创意、视觉、传播、营销——理解广告”一经发布就被学生“秒抢”,其“线上/线下融合”“走出去、请进来”“人才分类培养等特色鲜明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新创业赋能加码。目前选课人数接近6000人。

    不拘一格育人才。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的话掷地有声:“打造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教学团队,建设一批一流课程,同时推进一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最终培育一批一流高素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91125

     

    扬州大学:围绕“后勤课堂”构建劳育新生态

     “农技实训、家电维修、烹饪制作……”不久前,一门门带着“汗味”的劳动实践课登上了扬州大学“第二课堂”的选课单。劳动与学分挂钩,鼓励学生参与劳作,掌握生活技能的同时,还能兑换课程积分?这种“便宜事”不仅吊足了“00的胃口,更在第一时间刷爆了教师和家长的朋友圈。

    据了解,这类劳动实践课又叫作“后勤课堂”,是该校发挥后勤资源和平台优势,探索劳动教育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学校以小班授课的形式,首期开设了58门课程,每门课程4—8课时不等,内容涵盖种植、厨艺、家政等生活常用劳动类别。

    劳育边缘化催生“巨婴”现象

    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地推进劳动教育?扬州大学副校长洪涛拿着一份调研报告感慨万千。今年10月份,学校后勤保障处针对大学新生做过一次调研分析。数据显示,在刚入学“00中,相当部分的新生不会做饭,不少学生来校前从未洗过衣服,相当部分的千禧一代每周劳动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且局限在简单的内务整理。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弱化和劳动技能欠缺正成为高校乃至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短板。

     “与劳动素养缺位相对应的,是劳动观上的错位。”负责调研的该校后勤保障处朱春生自身也是一名大学生家长。在他看来,当下年轻人中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绝非个案。有的懒惰拖延、自律不足,又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有的消费超前、大手大脚,一就业就加入“啃老族”“月光族”;有的吃不起苦、受不起累,缺乏创业立业能力……甚至少部分学生产生鄙视普通劳动者的潜意识。

     “大部分‘00在家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很容易让他们成为巨婴该校电能学院的学生家长张海狠心逼着自己的孩子在开学前端了两个月的盘子。开学后,又在第一时间为孩子报名参加后勤课堂。在他看来,不苛求现在的学生像以前一样劳动,但劳动实践的理念和机会,作为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与提供。

    劳动激发育才和育人“同频共振”

    劳动教育是一个人得以发展的基础。但很长一段时间,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高校作为高素质劳动后备军培养的最后阶段,更需要在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上用力,补齐劳育缺失的短板。

    为此,早在5年前,扬州大学后勤保障处就开始有意识地发挥后勤阵地的资源优势,主动嵌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大格局中,积极探索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新模式。该校后勤保障处的王恩军是后勤课堂坚定的推动者。他介绍说,5年来,累计开设了厨艺、园艺、种植等各种小而精的劳动教学公益课程400余课时,累计6000余人次师生受益。

     “后勤无空地,处处皆育人。”在他看来,后勤不仅是高校保障性工作,更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独有的实践平台和资源优势,能够作为专业课堂和实习基地的重要补充,有效提升立德树人工作的灵活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劳动教育不单是狭义上的技能培训或简单的社会生产,要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洪涛坚定地认为,劳动实践、劳动品德和劳动观念是一以贯之的有机体。“后勤课堂”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将成才和成人串联起来,养成会劳动、能劳动、爱劳动的精神品格。

    瞄准立德树人布局劳育新篇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首次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国家从战略层面把劳动教育提高到了与德智体美并举的高度,让坚守多年的劳动教育者们备受鼓舞和深感振奋,但新时代的高校劳动教育怎么干,也成为摆在洪涛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总结多年的劳动教育经验,该校正在摸索劳动教育的新模式。即未来在教学内容上,推动劳动实践与劳动思想、劳动价值等相融合,在实施手段上,推动劳动课程与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相协调;在评价机制上,推动自选和必修、自励与他励、公益和义务相衔接的劳动教育体系。

     “我们正尝试以积分制推动劳动教育长效化。”扬州大学团委副书记刘斯文介绍说,学校首次将劳动教育纳入“第二课堂”平台。就是要以系统化、规范化、精品化的课程设计,全力构建以劳立德、以劳强智、以劳育美的劳动教育新生态。

    高校的劳动教育不是强制规训,而是在实践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劳动的乐趣和意义。刘斯文举例说,菊花栽培课程上,很多学生第一次亲眼见证了一株幼苗的萌芽、绽放和凋零。在耕作中,重新认识了生命的新陈代谢,这个体验在书本上永远学不来。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从‘立德树人’的高度谋篇布局。”洪涛介绍说,劳动教育本身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容,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扬州大学“坚苦自立”的校训中本身就包含着勤勉刻苦、自强不息的劳动精神。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建构全方位、立体化劳动教育体系,为培养大德、大智、大气的新时代人才筑牢“劳育基石”。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9129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为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满足社会对艺术人才在数量与质量上的双重要求,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升,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队伍上,坚持多方联动,监控过程有始有终。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充分重视教学督导、专业教师、团学队伍和学生信息员等群体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建成了一支党政领导领衔、系室主任负责、教师代表参与,职称层次平衡、年龄层次错落的教学督导队伍,对教学秩序、课程规范、课堂考勤等教学常规进行系统的检查,层层深入地查找问题,持续规范教学常规。同时,注重增强专业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提升团学队伍的参与意识,协同专业教师、团学教师两支队伍对接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反馈与学习反应,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学院还深度执行学校的本科信息员制度实施办法,在学生、信息员、信息员组长、专业负责人、教务办公室之间形成一个多维互通的信息反应圈,确保各类教学问题的应急渠道畅通。

    在内容上,坚持有的放矢,监控范围有点有面。在繁琐的教学管理细节中,学院厘清思路,重点关注三个节点、联系三个群体、解决三类问题。结合学校的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工作,艺术学院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自查自改工作,并结合本专业实践课程多、短线课程多的特点,对相关实践场地、实训基地进行评估性检查和维护,有效衔接课程间、专业间的日常教学。同时,注意联系学业精英群体,及时挖掘相应的创作才能,培育专业竞赛种子选手;注意联系学业困难群体,及时启动学业预警机制和学业帮扶系统;注意联系青年教师群体,及时引导其在艺术学院“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中迅速成长。有重点地推动落实其中隐含或暴露出来的具体问题。

    在方式上,坚持科学管理,教学运行有声有色。教学督导作为艺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运行过程中发挥“以督促导、以督促学、以督促改”的作用,成为艺术学院坚持常态管理、动态管理和生态管理不可或缺的平台。督导规范和值班按安排深入课堂一线参与诊断性查课、评估性听课、指导性评课,确保每天都有人巡课、每专业都有人巡课。在2017年,学院党政领导和督导组累积巡课807次,督导巡课最高次数达97次,人均巡课22次。督导过程中发现教学秩序、课堂考勤等问题累计5起,均得到妥善解决。其中,分批次增设和改善专业教室8间。科学的教学监控体系有效的促进艺术学院日常教学的规范管理,让教学秩序更加稳定、教风学风愈发浓厚。

    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既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跟进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要求,帮助广大学生拓展艺术视野、增强艺术技能、塑造艺术品质,为新形势下艺术人才的培养保驾护航。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20191130

     

    青海大学:让学生深度融入创新创业之中

    2018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18)的总决赛上,一匹黑马的出现让世界刮目相看,首次入围总决赛的青海大学超算团队获得了全球一等奖,奖杯捧起的那一刻,同样也是青海大学创新创业工作的高光时刻。

    青海大学作为中西部十四所部省合建高校之一,担负着为西部地区培养人才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为大力推进建设创新型大学步伐,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学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为目标,普及创新创业教育,丰富创新创业成果,使学校的创新创业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

    完善制度为双创保驾护航

    “在落实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人才培养为导向,以增强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标,在构建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青海大学校团委书记蔺琳如是说。

    在青海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加强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把创新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完善创新创业类课程设置,加强创业实训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为鼓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近年来,青海大学陆续审议通过《青海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青海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青海大学师生共促创新创业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双创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任务,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2016年,青海大学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在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统筹协调各部门共同推进双创教育工作,形成了党委书记主抓,分管校长负责,院系专家参与,企业园区联动,学生积极投入的创新创业新格局。

    学校结合多年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经验,明确了兴趣激发(i-idea)、组建团队(i-team)、生产实践(i-lab)、商业实战(i-center)、走向园区(i-park)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生态体系(I-5体系)。

    通过打造根植创新创业的课程群,建立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及转换等制度,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鼓励引导组建双创兴趣小组、社团,持续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和创业扶持计划等,广泛举办双创活动。强化创新能力导向的实践教学,搭建教学实践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和校政企合作平台,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开展全程创业指导,创新创业学院面向全体学生招生,开设针对性的创业培训课程,实现创业意向学生、创业导师团队、天使投资人等群体的聚集,着力培育可步入市场的大学生项目和企业。链接资源,对接高层次科技平台,依托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继续促进先进技术孵化、转移和辐射。

    作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示范校,青海大学在全省高校双创工作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产生了领头雁的效应。

    搭建平台让双创更有质量

    “创业不容易,创业成功更不容易。”青海大学水利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李浩感叹道,“创新,就是抛开传统思维,用独特思维创造新事物。学校给我们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就是为了让我们敢于突破自我、不去墨守成规。”

    近年来,青海大学通过搭建教学实践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和校政企合作平台四大实践平台,服务大学生双创教育,着力培养双创能力。

    学校先后建立了青海大学海西州创新工坊、青海大学-湟中县群加野外认药实践教学基地、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实习基地等274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提供服务。建成了41600㎡的青海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及6232㎡的创新大厦,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学习和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空间。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3个,依托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围绕本省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建成2个综合示范基地、9个特色产业基地,挖掘社会资源,多方联动,与多家政府部门和企业建立了校政、企合作关系,搭建与市场紧密相连的双创平台。

    学校还建设了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全员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面向全校师生授课,双创类课程选课人数累计达21000余人。同时,聘请省内外知名企业家、成功创业者、天使投资人等优秀人才担任双创职业生涯导师,共同构成了双创工作的重要支撑。

    足额的双创教育经费也满足了双创教育的需要。学校每年安排部门预算经费用于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工作。通过多渠道筹措社会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争取各类专项资金用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础设施改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支出。并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和“大学生创业扶持金”等,以多种形式为自主创业学生提供资金支持。

    细心耕耘让双创取得实效

    “青海大学创新创业的氛围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从一个创新创业小白成长为创新创业的践行者。”青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新材料创新人才实验班学生谢关顺团队研发的酸洗废液处理设备,在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这更加坚定了他在创新创业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心。

    20191027日,首届甘青宁高校创新创业大赛在青海大学落下帷幕。此次大赛以绿色创业、绿色生态、绿色城市、绿色生活为主题,参赛项目涉及绿色能源、农林牧渔、制造技术、高新科技、文化创意、信息技术服务、创新服务等多个领域。

    不止“甘青宁”高校创新创业大赛,青海大学丰富的双创实践活动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大展拳脚的机会。近年来,青海大学持续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35项国家级和省级赛事,以及校长杯双创大赛等39项校级赛事,万余名学生参加竞赛。学校学生在各级各类双创赛事中共获得国际赛事奖项23项、国家级赛事奖项219项、省级赛事奖项227项,获奖数量和级别在全省高校中遥遥领先。

    2017725日,青海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张国锋创办的青海水墨丹青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功挂牌上市,这是学校培育的一批学科特色鲜明的大学生双创项目之一。在学校的引导下,大学生科技协会、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10个创新创业类社团陆续建立。目前,学校累计管理的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56个、注册登记大学生公司24个,帮助7个学生公司落户大学国家级科技园,先后有221个学生创业公司(项目)入驻创新大厦。

    教师带动学生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创办科技型公司,使青海大学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年年实现新突破。创新创业工作推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也增强了学校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近年来,学校加速成果转化,带动企业提质增效、促进农牧民增收脱贫、致力于三江源生态技术攻关、服务健康青海建设都取得了实效。

    蔺琳说:“青海大学努力克服着西部地区条件的制约,在不断推动双创工作迈上新台阶的同时,还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生态立省战略,不断深化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热爱青海、扎根高原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但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挑战,未来我们还将继续积极持续地探索和实践。”

    信息来源:青海日报 20191210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创新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汉语言文学作为高校培养素质人才的重要课程,其本身就具备较强的审美教育和渗透能力,在培养学生美学素养、审美能力、人文精神,塑造学生人格魅力,促进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以下简称“文学院”)是在始建于1951年的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历经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于近年开展汉语言文学与审美教育的融合实践,从教学理念入手,深入挖掘并传播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内在美,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综合素养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创新教学理念,挖掘文学作品审美因素

    汉语言文学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众多文学大家的智慧结晶,因此,文学院从教学理念高度开始,挖掘对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艺术境界并恰当地传达给学生,组织学生体会字与词的精妙内涵,体会作品的表现形式、内在结构及情感抒发,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以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句为例,“长”与“风”、“破”与“浪”、“直”与“挂”的搭配,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同时,云帆、长风以及沧海等词语,表达出尽管前路曲折、困难重重,也不能阻挡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且终有一天,会乘千里长风、破万里海浪、渡茫茫沧海,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通过这样一系列对作品的分析,向学生传达作品的魅力,引发学生的理解、认同,进而逐渐将这种审美观念内化,直至形成自己的审美意向和品位。

    延伸作品内在,身临其境感受艺术之美

    汉语言文学作品往往是凝练了作者深厚的内心情感,可视作其内心观照的外化表达,因此,要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共鸣,则要深入阐述作品的背景、作者的心境等因素。仍以李白的《行路难》为例,文学院在作品的讲述过程中,会先概述李白进京为官后,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撵出长安的历史背景,在分析诗句的过程中,逐步跟随诗句的描述,穿插其与朋友的深厚友情、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等内容,力求将学生带入李白所处的环境及内心感受,更好地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总结出作品所孕育的深刻内涵,从而逐步建立自身的审美心理结构,提升自身的汉语言文学鉴赏能力。

    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文学兴趣

    网络时代,各种“快餐文化”“网络文学”被包括大学生在内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对汉语言文学需要仔细揣摩、用心感受才能一窥其内在之美的作品而言,是一种更大的挑战。要唤起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热爱,首先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的动力。因此,文学院一方面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认知能力,尽可能采用通俗易懂、声情并茂的课堂语言向学生传达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作品的艺术美和知识内涵的渴望,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内在美,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从而达到审美的目的。另一方面,文学院也积极探索综合运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将视频、音频、图文等教学材料充分整合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下,更直观、亲切地感受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魅力。

    优化教学内容,深化教学部署

    为尽可能提高教学效率,突显教学核心,文学院依托一线教职员工的先进教学经验,不断对教学部署、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对重点、难点内容浓墨重彩,对非重点、非难点内容做相应的简化甚至省略,力求以“重拳”向学生传达汉语言文学与审美教育的内在联系,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借力汉语言文学作品的人文思想,为学生的人格美奠定基石,并开阔其审美视野、积累其审美经验、提高其审美能力,最终实现汉语言文学教学与审美教育双重教育质量的提升。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9125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四位一体打造应用型本科教育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成立于2002年,坐落在晋商文化名城、孟母故里——山西太谷,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文、理、工、农、经、管、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大学。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探索教育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特色化育人之路。

    学校定位于服务中国崛起的信息产业商学院,逐步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乐教、乐学、创造、创业”的价值观,通过“商科教育+完满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四位一体育人模式,构建本科“MBA”教育生态圈,培养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社会中坚力量领导者。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学校注重学生的多元成长,构建起一系列特色教育品牌,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新发展的生动局面。

    创新育人模式推动学校内涵建设聚焦质量提升

    商科教育依托“四位一体”育人模式,学校构建了商科教育课程集群与淬炼野战营训练相结合的商科教育育人体系,通过商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企业家思维,开展“5+2”模式的集中封闭式训练,淬炼学生的领导力和意志力。

    商科课程群建设是实现商科价值的基础,学校将商科课程作为单独板块全面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6+2领导力课程模块,学生在校期间需修读6门必修课程和4门选修课程中的2门选修课程,真正将商科教育落实到教育过程中。

    借鉴美国西点军校及海豹突击队的训练模式,以培养未来社会中坚力量领导者为目标,学校开展了“5+2”模式的淬炼野战营训练体系,该体系通过完善学生的领导能力结构,淬炼学生的心性和担当,进而唤醒学生心中不断拼搏的潜质与追逐梦想的精神。

    完满教育学校开展的完满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构建起社团活动、公益服务、艺术实践、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的育人体系,让学生在丰富多元的第二课堂实践中,以组织者、参加者、观摩者等角色互动交融,不断得到浸润、改变和成长,进而善思辨、明责任、懂欣赏、凝意志,为未来的完满生活做好充足准备。

    完满教育源于“第二课堂”,放置于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体系设计科学合理,保障时间空间;项目设计丰富全面,保障全员参与;满足事业发展需求,保障师资队伍;全校合力规划支持,保障资源投入;调研反馈常态关注,保障多维评价;紧跟时代社会节奏,保障创新驱动。终身学习与探索的时代,学生通过完满教育具备未来人生的胜任力,获得职场的驾驭能力、生活的创造能力、人生的经营能力,更好地掌握生活、理解生活和享受生活,拥有“高质量”的人生。

    通识教育学校借鉴国内外通识教育先进经验,构建起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广泛涉猎人文、艺术、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思辨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批判思维、创造力和沟通能力。

    除课堂教学以外,学校注重拓展课外通识教育空间,搭建起“通识知识竞赛”“通识嘉年华”“师说”“经典共读”“晋商学堂”等学习交流平台,在亦师亦友的互动中,带领学生一起通识中外、识文崇理。通识课教学部将特色通识课与晋商文化资源优势相结合,开拓建立“通识教育校外实训基地”。“山西票号与中国近现代金融”是一门有着浓郁晋商文化特色的通识课程,目前已初步建成“三多堂”“乔家大院”“渠家大院”3家通识教育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可以根据课程安排走进实训基地,领略山西票号的发展历史,感知晋商文化的博大精深。

    专业教育学校围绕“信息产业商学院”办学定位,按照以商科教育为核心,发展信息产业特色专业群的专业结构优化思路,聚焦发展以“计算机+大数据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和以智能控制+物联网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两大专业群。

    目前,学校设有10个二级院系、4个教学部,开设有44个本科专业和若干国际合作项目(专业),构筑了具有品牌优势、特色鲜明、适应社会需求、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结构。

    学校主动引入德国学科专业认证协会的认证体系(ASIIN认证),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网络工程两个专业启动首批试点认证,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发展,推动信息产业下新工科建设,培养学生应用型工程师的专业背景及能力,使之学到立业本领。

    全员书院育人构建社区共享与朋辈互动新圈层

    书院是学校在探索和实践众多教育平台和教育路径后又一新的、区别于中国其他大学的重要创新和选择。从2016年至今,学校斥巨资成立了七大书院,各书院以学生公寓为单位,打破依院(系)专业划分宿舍的惯例,代之以跨学科、文理交融、自主选择的聚居生活,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学习在专业学院,生活在社区书院的学生发展格局,构建了学院是父亲,书院是母亲的运行状态。

    领导力的发展平台书院支撑“信息产业商学院”办学愿景,通过各种活动、项目和平台将领导力培养作为工作的特色和灵魂。各书院与院系围绕隐性领导力和显性领导力,进行“领导力分解”,并通过个性的功能环境、包容的文化发展、社交的多元覆盖、活动的设计实践、全息的共享互助,着重承担好学生“领导力”培育的角色,形成各大书院独特的成长体系。

    家文化的培育阵地围绕“第一社区、第二家园”的理念构建书院“家”和“家文化”,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价值感。书院“家长团队”(管理团队、导师团队、学长团队)始终和书院家人一起“陪伴、守望”;书院“社区文化”(院名、院徽、愿景、标识、LOGO、软装)引导书院家人价值选择;书院家庭活动(师生共膳、集体生日会、书院夜话)引导书院家人归属;书院家园项目(成长档案、两进两谈、三长计划)丰富书院家人行动。

    连接点的互动体系书院作为纽带和桥梁,成为连接教师与学生、院系与书院、现在与未来的主阵地、主渠道、主内容。此外,书院进一步与完满教育资源平台连接,推进“大完满”发展;书院与校内数十个特色育人平台连接,实现“协同育人”;书院与校外有关行业协会、政府部门、企业连接,强化“共建共育”。书院在“连接点”上下功夫,共同构筑“书院生态圈”,帮助学生领导力提升。

    搭建多元平台打造特色教育品牌服务学生成长

    远景学院借鉴国际知名文理学院的办学理念与模式,集聚全校优势教学资源,将国际知名文理学院的办学经验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实行导师制、小班化教学。所有师资均有海外留学背景,同时高薪聘请世界知名高校教授担任院长。

    双体系卓越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斥巨资全面引入注重技术实战+关键职业能力培养的双体系教育模式,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优秀学员进入腾讯、京东、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等知名企事业单位工作,部分应届毕业生年薪达25—45万元。

    创意写作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率先成立创意写作学院,聘请国内知名作家担任写作教师,从“学习模板细分化、培养方向市场化、培养方式重实践”三个方面,培育新形势下知识、能力、素质俱佳的创新应用型写作人才。

    国际交流学校每年资助120余名师生出国交流,目前已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伊利诺伊大学和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等多所国外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非遗中心学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致力于研究保护及传承以晋中文化为核心及山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将发源于山西太谷的民族国粹形意拳引进校园,成立形意拳中心,聘请形意拳大师、传承人担任指导教师。

    素质拓展学校建立素拓中心,将素质拓展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融通职场、对接社会、超前体验、身心同铸,这是学校户外素质拓展体系建设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锻炼学生团队协作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

    名人名师课堂为拓展学生的视野,学校每年斥资百万元开展“名师课堂”,邀请国内外名人、名师、名家进校开讲,与青年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明星迎新晚会多年来,学校斥资打造明星迎新晚会,音乐明星与师生欢聚一堂,在大家庭式的互动中共享音乐盛宴,实现校内外、师生间全面联动。

    双校园学校与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和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常态化地开展国内交换生项目,使学生花一份学费便可上两所大学。

    信息化建设学校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配备网络视频高清同步录播系统,还与中影集团合作打造山西高校首个校园电影院,所有影片均与国内一线影院同步上映。

    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立足于地方性、应用型和国际化,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学到立业本领,为推动地方区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9128

     

    绍兴文理学院: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

     教育内容:孝心、上进、诚实、认真;教学方法:显性插播、隐性植入……”“C语言课程专业教师沈红卫教授完成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表,并详细阐释、工整批注,然后认真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一张3页纸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表,蕴含着一位专业教师对立德树人的深入思考。在绍兴文理学院,每一位教师都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梳理出35条所授课程的思政元素,填写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表,并在课堂教学中施行。

    走进校园,记者感受到这里的思政教育,不再是枯燥的理论灌输,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实践体验、润物无声的文化滋养。“从课堂到宿舍,从线下到线上,学校整合所有资源,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校党委书记汪俊昌说,通过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密钥,推动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使专任教师具有思政意识和协同育人理念,教职工履行思政工作职责,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把“三全育人”真正落到了实处。

    为了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学校实施的“课程思政”行动计划,提出了“三个百分百全覆盖”的工作要求,即明确每一门课程的德育功能,落实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职责,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打造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使得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同心同向的育人格局。

     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消弭了思政课与专业课在育人功能上的分离。每位教师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通过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校党委副书记沈赤说,启明心智、引导三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师资力量普遍不足的困境,学校两年前主动引入浙报绍兴分社,以“时事播报+新闻延伸阅读为形式,将互联网+”概念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以喜闻乐见的视听同步播报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政策、方略,构建大思政教育教学格局。

    时政进校园栏目通过进实践课堂、进二级学院公众号、进书院、进师生手机,构建起一张全覆盖宣传网络,此举有效提高了形势政策课教学内容契合度。通过收看一档视频节目,使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随之高涨,思想政治课课堂也就起来了。

    寝室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场域。9年前,该校就启动了学生公寓书院制改革,陆续将学生公寓改造为十大书院,其核心是以转变传统学生公寓生活住宿功能为切入点,赋予书院管理新的要求和内涵。

    聘请专家教授担任书院院长,每个书院打造六室两房育人阵地,系统构建文明寝室创建评比机制,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寝室制度,开展教师进社区指导学生学业活动,实施领导干部教师与学生“相约星期三”制度,打造公寓文化长廊,建设书院学生议事会……多措并举之下,学校将思政教育平台建到了学生宿舍里,打通了思政育人的“最后一公里”,让学生寝室的每个角落都浸润于教育关爱之中。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2019126


         
版权所有:河北大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与教师发展中心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 邮编:071002 冀ICP备05007415号 保公备130603100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