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引领汉语国际教育交流,培养全球视野卓越人才
2024-10-10

第一部分  学院概况与特色

河北大学是新中国较早开展留学生教育的高校之一,1965年就接收过百余名越南留学生,是当时全国承担留学生汉语培训任务的23所高校之一。几十年来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留学生培养层次涵盖本、硕、博40多个专业学历教育体系,先后有来自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名留学生,在巴西、毛里塔尼亚、马来西亚建立了三所海外孔子学院。

2003年成立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2009年取得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资格和国家汉办孔院奖学金生招生资格;2010年成为河北省首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招生资格院校及HSK考点。2013年成为河北省来华留学研究会会长单位;2014年获得全国来华留学教育先进高校称号;2016年成为国侨办华文教育基地;2017年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成为河北省首家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的高校;2024年通过由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首次再认证。

学校高度重视留学生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先后建成多媒体网络教室、微格教室、HSK网考教室和中国文化体验教室。先后成立了武术队、书法社、辩论社等留学生社团,积极开展校内外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其中汉语辩论社团、武术社团在各类大赛屡获嘉奖,已成为我校留学生教育的特色和亮点,充分展示了河北大学留学生的风采。

第二部分 本科教育教学思路与亮点

     一、构建国际化教育新局面、中国国情教育新视角

    河北大学在长期的留学生教育工作中,党建引领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全面推进学校来华留学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国家来华留学教育“十六字”方针,服务国家外交发展战略。

    学校聚焦特色,建设适合留学生的中国国情教育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了《理解当代中国》《中国概况》等14门中国国情教育特色课程,多视角“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塑造中国形象,向留学生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引导留学生全方位、立体化了解中国,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中国文化传播与国情教育有机结合和多重效果。

    二、拓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内涵,深化跨学科融合发展

    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专任教师专业背景涵盖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形成了以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多语种、各专业互补的教师梯队。

    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留学生培养层次从语言培训为主发展成涵盖多个专业的本硕博培养体系,留学生分布在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等,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大学的教育优势。

    三、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积极制定和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拓宽国际合作渠道,构建以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核心、支撑学校总体目标的国际化合作交流体系,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及管理的国际化水平。学院优化留学生结构,扩大生源国家范围,积极开发联合培养项目,不断完善管理,提高留学生的培养质量,推动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为了增强国际化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学校着重提高外语授课和双语授课的比例,并致力于扩大留学生的规模,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来华留学生本科课程设置中,按照教育部要求将汉语基础课和中国概况课作为必修课,使留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助力专业学习和研究。

    四、课程建设与师资培养两手抓,教师国际化能力不断提升

    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开设有初、中、高不同等级汉语综合、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基础课程,还有中国概况、中国文化、中国国情等国情教育课程,大多课程是所有专业留学生必修的通识通选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留学生还开设有汉语语音学、汉语词汇学、汉语语法教学等学术专业课程,同时也参加汉语教学与文化交流实践、实习、调查等活动,成为教、学、研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国际化能力提升和培训,组织教师参与各类培训,鼓励参与学术会议与交流,提升专业能力和国际化能力。留学生专任教师均为博士学位或博士在读,且有海外教学或研修经历。学院两个教研室加强教学研讨,打造精品课程,开展第二课堂学习。教师团队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大赛,连续三年参加“汉教英雄会”。

    五、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加强留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平台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载体,有助于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院引进唐风汉语学习平台,建设留学生文化活动室等多个特色教室,开展留学生的课外拓展学习活动。学院还增设实践课程,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此外学院积极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与国内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如和长城汽车、巨力集团等企业签订学生实践协议,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留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使留学生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加强留学生汉语应用和项目实践能力的培养。

图1  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留学生实践与比赛获奖

    六、构筑文化交流高地,丰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基于留学生国籍的多样性特点,学院致力于构筑文化交流高地,通过举办国际学术、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我院组织了多场中国文化交流活动,如“中国文化大讲堂”“留学生入泮礼”“非遗文化体验”等特色文化活动,开展文化讲座和文化体验活动如京剧、书法、茶文化等40余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结合当前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推广模式上展开了新尝试。
    学院积极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有关汉语语言和中华文化的学术研讨会、讲座、论坛等,提供更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机会。学院定期举办河北大学国际文化节、中外学生联谊会、中外学生足球赛等活动,展示不同文化魅力,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

图2  际交流与教育学院留学生文化交流活动

第三部分 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成效与成果展示

     一、课程建设成果

    河北大学有12大门类86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均可招收留学生,目前已有近20个专业培养留学生,涉及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等多学科门类。
    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为不同专业留学生开设不同等级汉语基础课和相关国情教育课,共计30学分510学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除中国文化、理解当代中国等通识通选课和学科基础课程外,还有本专业特有的学术研究性专业拓展课、教学观察与实践课程及文化交流活动,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能全面理解中国文化知识、熟练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和传播中华文化,成为世界各类机构或组织从事汉语国际教学与推广、国际文化交流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师资队伍建设成果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历任院长、副院长均为外事经验丰富、长期从事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的专家,他们具备坚定政治立场、丰富海外经历等多种能力。留学生专任教师多为博士学位或博士在读,且有海外教学或研修经历。近年来,教师们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我院教师多次参加河北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河北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河北省首届“冀之光”高校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并获得“冀之光”省级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校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二等奖、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等奖项。2024年教师团队还申报了2门2024年度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优秀课程。

图3  教师团队参加教学比赛及获奖

    三、学生培养成果

    学院始终秉承着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全力为学生打造国际化教育平台,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学院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全球视野。众多学生凭借自身实力在国内外各类竞赛中崭露头角,斩获佳绩。此外,不少学生得以在国际知名企业和机构中实习就业,他们还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项目。经过精心培养,学生的全球竞争力得以显著提升,他们不仅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广阔的国际视野。

图4  优秀留学生代表

    四、专业建设成果

    学院高度重视留学生教育,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及硕士、博士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新增了丰富的提升综合素质课程,同时积极建设特色中国国情动态案例库和特色汉语课程。大力申请多项与课程思政、国情省情教育、中国文化相关项目,并成功获批“燕赵文化游学基地”和“国际中文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推广基地”,为留学生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院荣获了多项荣誉和奖项,充分展示学院在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除课程教学和教学实习实践外,我院教师还积极进行科研工作,教学研齐头并进。2020年获批教育部国际中文教育重点项目2项;2021年获批教育部国际中文教育创新项目3项、教育部语合中心国别中文教育项目1项;2022年获批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新汉学计划‘海外线上学分课’—中国概况”项目。此外,我院获批多项省级教改项目和多项校级教改项目,河北省第十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保定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学院荣获了多项荣誉和奖项,充分展示学院在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

图5  教师科研立项及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