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安全与计算机学院:健全多层次培养体系 聚焦安全智能人才培育
2024-10-13


第一部分 学院基本情况

网络空间安全与计算机学院以“立足系统、面向应用”为人才培养理念,注重专业特色内涵建设,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着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良、具有专业素养、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中高端计算机类专业技术人才,致力于将学院建设成为工科特色鲜明、教学科研并重、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空间安全与计算机学院。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三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一个电子信息类二级硕士授权点;一个信息安全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目前,已形成了完备的“本--博”人才培养体系。

第二部分 本科教育教学思路、举措与亮点

学院秉承河北大学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人文传统,依托河北大学多学科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聚焦“安全+智能”人才培育,通过党建引领、专业发展、课程建设等8个方面的具体举措,引领计算机教育创新,培养中高端计算机专业技术复合型人才,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

一、构建“党建领航、专业赋能、典型引领、聚力一流”工作格局

坚持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事制度,在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人才引进等重大问题上把好政治关。发挥学院党委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构建以“学院党委+党支部+党员教师”的“三级联动”的组织领导体系。突出导师、教学课组、科研团队“逐层引领”的示范作用。采取“支部+系所”“书记+系主任”双轮驱动,支部活动与系所教学科研等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以学生为中心,涵育学生工作特色品牌。通过“学生党员亮身份、教工党员进课堂”,双向联动促进学风建设。

 

1  夯实支部基础,涵育特色品牌

二、秉承“立足系统、面向应用”的专业建设理念

学院不断探索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改革,加强现有专业的内涵式发展,重点推进三项工作:

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团队获批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安全+智能”专业交叉教研组获批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经多方申请、筹措资金,累计建成10个本科生实验室,实现了本科实验教学条件的跨越式发展。

2、推进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影响力。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安全两个专业已分别成功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深化专业认证体系,全面审视与提升专业建设标准,确保教育质量与国际接轨。

2  本科实验室的实验设施和实验环境均达到省内同类专业先进水平,为专业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三、对标工程教育认证,推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要求,在三个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增设《网络安全基础》《云计算技术及安全》《职业伦理与政策法规》等课程及相关实验,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积极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获批国家级教改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3项。此外,积极开展本科课程建设,获得国家级奖励和省级奖励各1项。专业核心课程全部组建教学团队,围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探索与研究,同时以老带新、传帮带相结合,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四、多措并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院成立至今,一直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学院各项工作的首位,确立了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并出台了一系列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以保障和落实。成立了以知名专家为主任,院长为副主任,教学副院长、各系主任、学院督学组成的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不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教学工作,积极探讨人才培养新举措。建立并不断完善“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职工全员抓”的人才培养联动机制,持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两大课堂互动互融、专业分级进阶等各项新举措。

3  通过两大课堂互动互融打破两大课堂分离的传统教育模式、弥补人才培养链条的间隔、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

五、整合资源搭建产教融合教学新平台


1、通过与杰出校友、兄弟院校、IT企业等密切联系、通力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实习实训等形式开展教学,构建多维度教学资源体系。

4  与杰出校友、培训机构等密切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多维度教学资源体系

2、持续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多家信安企业、知名IT企业或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与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实验室建设和尖峰训练营等共建项目,借助企业的优势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北京丈八、西安四叶草、西普阳光等知名信安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启明星辰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河北远东-哈里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保定天河电子有限公司等知名IT企业或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设置的要求,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机会,使学生亲身体验IT行业实况,以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通过开展实验室建设和尖峰训练营等共建项目,借助企业的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学院还承担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分别与杭州百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推动关键技术国产化进入课堂,促进了产学研合作和产教融合。

5  与知名IT企业或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借助企业优势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六、凝心教研团队建设、助力教师能力培养

实施“双轨制”团队建设,由骨干教师建立教学团队,由学术带头人建立科研团队。将青年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科研兴趣分别划归不同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通过老中青传帮带,助力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均衡成长。各教学团队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在每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共同研讨,统一教学思想,交流教学经验。为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指定“导师”,从各个教学环节予以全方位的指导,使青年教师尽快实现角色转变,形成教学“战斗力”。按照学校有关要求和统一部署,安排新入职教师参加入职培训和考核6人次,比例达100%

七、联合教研促成长、研讨交流助提升

积极推动本科教学改革,严格规范教学秩序,更新知识体系,理顺课程关系,积极组织教学研讨活动,扎实开展教育教学思想讨论,努力改进基本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鼓励和支持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通过建设“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慕课资源与在线测试考试系统、PTA程序设计类实验辅助教学平台等教学设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此外,积极主办和承办教研专题、学科建设等研讨会,推进教师教研创新,赋能课堂教学提质。


6  承办河北省首届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研讨会,主办大数据安全交流研讨会,承办河北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术研讨会

八、“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建立学科竞赛项目孵化池,储备成熟稳定的学生团队,积极参加相关学术科技竞赛以及“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赛事。截至毕业,95%的学生有参加学术科创经历,30%的学生有多次参加科创竞赛的经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显著提高。2023年度AB类学术科技竞赛中,35人次获国家级奖励,77人次获省级奖励。其中A类竞赛获国家级奖励2项、省级奖励8项。以学科竞赛促进学风建设,不断探索两大课堂互动互融的协同机制,学院根据教师研究方向和学生兴趣,制定《学科竞赛工作管理章程》,组织成立程序设计训练营、移动开发训练营等9个专业训练营,每个训练营配备1-2名指导教师。积极组织师生参加挑战杯” “互联网+”大赛等,引导师生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激发广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和科技创新能力,带动他们走专业发展之路。

7  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建立学科竞赛小组,以学科竞赛促进学风建设

第三部分 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成效与成果

一、课程建设成果丰硕,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学院积极开展本科课程建设,2019年《数据结构》和《程序设计基础》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获批河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3年《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网络》获批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学院在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和一流课程建设上成绩斐然,自2020年以来,学院获批国家级教改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9项,校级教改项目17项;校级思政示范课程4门、校级思政优秀课程1门,校级思政改革建设项目11项,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设计3项;在教材建设方面,由我院罗文劼教授等编著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教材获“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另有《计算学科导论》《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等自编教材共    
4部。

9  学院教师出版的教材

二、教师团队成绩显著,教学能力持续提升

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安全+智能”专业交叉教研组获批2022年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程序设计及能力拓展教研组获批2023年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得到广泛认可。2021年河北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中,荣获三等奖2项。2022年河北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中,荣获二、三等奖各1项。在近三年河北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二、三等奖各2项。罗文劼教授荣获2022年度河北大学教学名师称号并于2024年获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王亮副教授荣获2022年度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省级三等奖。2021年刘振鹏教授和王苗副教授荣获河北大学“师德标兵”称号,2024年杜瑞忠教授荣获河北大学“师德标兵”称号,2024年王苗副教授荣获河北大学教学名师。

三、第二课堂丰富多彩,实践育人屡获殊荣

学院以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作为主责主业,广开育人导向,广聚育人资源,广搭实践平台,开展了多姿多彩、内容充实的第二课堂活动。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思想政治学习机制,近三年共组织各类校院级活动200余项,开学第一课、迎新晚会、主题团日等各类文体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连续三年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342小时。网计学子连续3年获宝钢优秀学生奖。贴近专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安全日等时间节点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依托“1024程序员节”、家国一生·朋辈分享等形式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其将个人发展自觉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学院新媒体公众号推出“追梦赤子”“网言寄予”等专题。指导学术社团慧河工作室在码云等专业论坛开博客,粉丝量年增长2000

全员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在张家口赤城县椴木沟村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连续三年开展系列调研活动;到董存瑞纪念馆开展沉浸式学习,了解“平北抗日根据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近距离与革命前辈吕存祥后人、民间红色收藏家王宝交流访谈,在实践中感悟、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为赤城县开发集产业、教育、文旅、消费帮扶为一体的微信小程序和系统共4项,荣获全国乡村振兴微信小程序大赛三等奖、互联网+大赛红旅赛道省级三等奖,社会实践成果《赤诚的赤城系列小程序》入选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TOP100


10  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内容充实的第二课堂活动